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策略

时间:2022-06-29 02:52:25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策略

摘 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加强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教学,即通过言语传递、交流体验、营造氛围,实施情感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音乐教学;主体地位;实现策略

我国自2001年以来逐步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强调在教学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学科的审美特点,以及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课本中心论”的弊病,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音乐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较少从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发挥学生的个性,使音乐课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采取情感教学策略将会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注重信息传递方式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主要是利用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一种是通过非口头语言,即身体语言、表情等进行交流。

1.口头语言

教师的口头语言,应该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优美、生动的语言,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召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在教学活动中,语言作为师生情感交流的信号,在授课时,要讲究语言的技巧,“以情发声”“用声传情”,在授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思维前进,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2.非口头语言

非口头语言,又称为态势语言,是教师运用表情、动作、神态、手势等方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一种辅助语言。这种语言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并且可以传递口头语言所不能表达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微妙的感情,更有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音乐课堂相比较其他文化课,对于非口头语言的运用更为广泛,学生不会喜欢音乐课上侃侃而谈的老师,也不会喜欢面无表情、声调平平的老师。

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1.情感相互交流,和谐师生关系

音乐课堂中,师生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便会把对教师的尊敬转移到课堂上,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提升。正如《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这也就要求教师不能有任何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态度,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交流,人人参与,进行音乐实践。

2.组织交流讨论,加深情感体验

当今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也在互相渗透着彼此的情感,学生通过这种讨论、合作的关系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和默契,并且融洽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中,这样的讨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到这个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索结果的欲望之后,并不是急着告知学生最终的答案,而是让学生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得出各自的见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好奇,展示好奇,体验交际成功的喜悦。

3.进行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积极性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并及时对学生的独特见解给予肯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积极性。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在聆听音乐作品时,很难有一个极为标准的答案作为参考,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而不是像数学题一样限定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导入部分是关键。在导入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这次课的主题,以保证认知教学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巧妙的安排来活跃学生的神经细胞,并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例如,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之前,可以先用投影仪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电视剧中的一个片段,因为电视剧中的人物是学生所熟悉的影星,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对课堂的内容产生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来讲述《梁祝》所表达的故事内容,再次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有了这样的导入后,学生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时会更加认真,并且有更深的感触。情感导入的方法除了声像、故事之外,还有很多种,例如游戏导入、谜语导入、图像导入等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只有在音乐教学中注重采用情感教学策略,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讲座[Z].南京大学,2008.

[2]张婷.音乐新课程实施中三种误区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

[3]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普凯元.人是怎样接受音乐的一谈音乐和与心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上一篇: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下一篇:对“体育薄弱学生”的认识及转化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