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下属,制造“毒鞋”泄愤

时间:2022-06-29 01:30:20

打击下属,制造“毒鞋”泄愤

2007年5月21日上午10时许,山西省某国有企业下属水泥公司工程师陈科南在实验室里工作时,突感双脚疼痛难忍,被同事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诊治。24个小时过去了,众多医学专家望着患者因病变而呈黑色坏死状的脚趾及脚掌、脚踵等部位,建议去北京检查治疗。

陈科南怀疑有人陷害自己,可能在所穿的运动鞋内做了“手脚”,于是,他在病房里打电话报警。两个小时后,警方破获一桩离奇的鞋内注射剧毒化学品案,犯罪嫌疑人竟然是陈科南的顶头上司……

工程师双脚罹患怪病

时年33岁的陈科南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故县郊区。2005年底,他调入水泥公司化验室工作,很快就跻身业务骨干之列。次年,他被评为工程师。2007年4月17日,陈科南被公司领导推上“化验室主任”的岗位,负责石膏等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2007年5月21日上午10时许,水泥公司化验室主任陈科南参加完公司的调度会,快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放下会议记录后,习惯性地走进更衣处,从鞋柜里取出运动鞋,换下所穿的皮鞋。随后,他穿上实验服,罩上白大褂,一如往常走进混凝土实验室,开始与瓶瓶罐罐“打交道”……

大约10分钟后,陈科南突然感到脚趾头疼痛难忍,随即两只脚掌火烧火燎般地肿痛起来。他实在支撑不住了,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同在实验室里的几位同事以最快的速度将他送到职工医院。

到了职工医院,陈科南的两只脚疼痛加剧,尤其是左脚的脚趾进一步肿大,出现了蝶状红斑,眼看红斑渐渐变成带有红晕的白色水肿,医生建议他速去大医院检查、确诊。

大约半小时后,陈科南被同事用救护车送至长治市和平医院。他的双脚肿痛部位已扩大到脚踵,无法站立或行走。医生给他做了心电图、B超、脑CT、肝功能等全面检查,确认他的身体各部位均很正常。

当天中午,专家组认定陈科南患上了脉管炎,给其使用了消炎镇痛药物。然而,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当天夜里,陈科南的两只脚掌及脚踵多处肿胀,呈现青灰色坏死,更为严重的是左脚趾甲全部转变成墨黑色,似有千万根针在不停地刺扎。

5月22日早晨,专家组了“脉管炎”的论断,但谁也说不出具体的病因,对此束手无策。很快,主治医生给陈科南开出了转院通知:“你的脚是不是接触过什么有害物啊。我们这里医疗技术有限,你还是去北京查查吧。”

陈科南一遍遍地回味着主治医生的话,突然想到,病会不会从脚下而起呢?想到这里,他拿出手机,打电话给最要好的同事郑大进,请他帮忙检查自己的那双运动鞋有什么问题。

5分钟后,陈科南接到郑大进的电话,说那双鞋有一股酸味,并且还出现了开胶现象。“难道有人在运动鞋上做了手脚?”郑大进建议他赶紧报警。于是,陈科南请郑大进将自己的那双鞋作为证据收好,紧接着拨打了110……

“问题鞋”牵出顶头上司

办案民警很快初步断定陈科南的“问题鞋”里面有剧毒化学品,随即围绕化验室里的那只藏有剧毒化学品的保险柜展开调查,发现保险柜的钥匙归质量标准管理员陈亚梅保管,密码则由陈科南的顶头上司、技术质量部部长于国庆掌握。案发时,陈亚梅正在太原市区培训,不具备作案时间和动机。

就在这时,民警发现,于国庆突然下落不明!

为避免打草惊蛇,在办案民警的提议下,公司总经理郑瑞宏派办公室主任李伟东去于国庆的家里,没发现他的人影。随后,郑瑞宏安排5名职工,驾车到处寻找于国庆,同样是杳无音讯。

当天上午11时许,水泥公司办公室主任李伟东终于拨通了于国庆的手机。于国庆称自己刚走到长治市和平医院门口,准备去看望住院的陈科南。李伟东要他赶紧打车回公司,说郑瑞宏有急事找他商量。

大约半个小时后,于国庆走进了水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见到办案民警后,他的神色变得非常紧张。在接受警方讯问时,于国庆开始时矢口否认,办案民警晓之以理,于国庆低头不语,民警拿出陈科南所穿的那双“问题鞋”,于国庆当即大汗淋漓,很快承认是自己在这双运动鞋内注射了剧毒化学品――氢氟酸。

于国庆是如何打开放有剧毒化学品的保险柜的呢?原来,于国庆持有一把备用钥匙,是前任技术质量部部长交给他的。

随后,于国庆带着办案民警指认了作案现场,接着来到公司围墙外的一垃圾堆旁,从一块水泥预制板底下取出了作案工具――一次性注射器。至此,陈科南的“怪病”终于找到了答案。

郑瑞宏马上打电话给陈科南,要他赶紧告诉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便对症下药。

热心的同事从网上下载了很多与氢氟酸有关的资料,资料中说,“摄入1.5克氢氟酸,可致人立即死亡”。陈科南看完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5月24日,于国庆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而被长治市公安局故县分局刑事拘留。这一恶性案件在水泥公司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于国庆本是陈科南的顶头上司,而陈科南刚被提拔为化验室主任仅一个月,两人平时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为何要采取如此卑劣的投毒手段?

陈科南自己也觉得奇怪:“我担任实验室主任后,在工作上不可避免地同于国庆会产生一些磨擦,但并没有达到水火不相容的程度……”

心胸狭窄惹祸端

随着警方审讯的深入,于国庆的个人背景、作案动因及手段随之浮出水面。今年33岁的于国庆,2005年起担任水泥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同时兼任化验室主任。

于国庆身兼两个重要职务,负责公司的原材料质量关。凡是被他认可的原材料供应商,才有机会与水泥公司合作。面对供货商的“诱惑”,于国庆坚决说“不”。因此,他的话有着一言九鼎的意味,令同事们钦佩不已,大家都认为他“年轻有为,前程远大”,于国庆本人自然陶醉在这些赞美声里。没想到,新化验室主任陈科南的走马上任打破了这一状态。

2007年4月17日,陈科南担任化验室主任一职。这意味着,于国庆头上的两顶乌纱帽只剩下了一顶。

当时,化验室和技术质量部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办公。于国庆虽然没把陈科南看在眼里,可表面上却非常客气,开口闭口都要称“陈主任”。有时,于国庆向陈科南布置工作任务,也要说:“陈主任,我要同你商量一件事情……”

直接导致于国庆和陈科南产生摩擦的是一份与石膏相关的化验报告。按照工作流程,技术质量部要对化验室的报告材料进行复检合格后,报请分管领导签字认可,再交给采购部办理。5月19日,陈科南对一家石膏厂送来的样品进行化验,发现三氧化硫的含量不足25%,与内控指标相差10%,就在化验报告上填写“不合格”字样。第二天上午,陈科南在于国庆的办公桌上无意中看到这份报告上的“不合格”已变成“合格”,上面有涂改液的痕迹。陈科南认为于国庆随意更改化验报告一是对自己劳动的不尊重,二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于是就向公司总经理郑瑞宏汇报了此事。

很快,郑瑞宏对于国庆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把化验报告交给陈科南重新填写。

挨了老总的一通批评后,于国庆回到办公室里,一时气愤难当,就找陈科南“理论”。于是,两人发生了争执,很快就扭打在一起。在场的同事迅速将两人拉开。

陈科南颇感委屈,当即去向郑瑞宏汇报。郑瑞宏再次把于国庆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道:“堂堂部长打人,成什么样子……”于国庆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郑瑞宏要他作深刻反省,就动手打人一事作出书面检讨。

当天中午,于国庆没到食堂吃饭,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生闷气。于国庆认为陈科南几次三番在领导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必须让他尝尝苦头。于是,他盘算着如何教训陈科南。经反复思考,他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稳妥的办法。于是,他当即骑上摩托车直奔3公里开外的一家小诊所,花1.5元钱买了一支一次性注射器。

于国庆怀揣注射器,急匆匆地回到公司的办公室,拿出钥匙,根据密码,打开那只存放剧毒物品的保险柜,取出那瓶氢氟酸,小心翼翼地抽出一管液体。

时值中午,员工们都去吃午饭了,整个办公室里静悄悄的。于国庆走到更衣处,把注射器里的液体注入到陈科南的那双运动鞋内,注射器里的液体在左脚的鞋里耗去大半,这也致使后来陈科南左脚受伤更为严重……于国庆担心小朋友捡到注射器玩耍时受到伤害,就把那支注射器藏在公司围墙外一垃圾堆旁的水泥预制板下面。

5月21日中午,于国庆得知陈科南双脚疼痛难忍、被同事送往医院。在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后,他没去上班,而是打车去了长治市和平医院,刚走到医院门口,就接到公司办公室主任的电话,情知不妙,只得硬着头皮往回赶……

在接受警方审讯时,于国庆供述道:原本想把氢氟酸偷偷放入陈科南的水杯里,担心会有生命危险,就想到了注射到鞋里的方法,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于国庆承认自己“心胸狭窄”、“心眼太小”,本不该修改陈科南出具的化验报告,更不该采取报复行动。

目前,犯罪嫌疑人于国庆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那双“问题鞋”已被送至长治市公安局化验科作进一步的技术鉴定。

陈科南在长治市和平医院里观察治疗一段时间后,转回到职工医院烧伤科治疗。至于氢氟酸给他的器脏造成了什么伤害,还需申请司法伤残鉴定。

上一篇:赈灾物资发放追踪 下一篇:也谈“多难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