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22-06-28 07:58:04

如何有效提高数学学困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计算。它不仅是一个基本数学能力,还是其他科目的学习基础。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都相当堪忧,这些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索出了如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如果只是单纯的枯燥无聊的算算式,那么学生会厌烦也是必然的。既然我们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老师就担负起了激发学生计算兴趣的责任,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可以从小学生喜欢比赛、爱得到表扬这一心理特性出发,把往常单调的练习改为多种练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可以采用多样的训练方法,如:抢答、闯关、做游戏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练习中加强计算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做到一箭双雕。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作为老师,我们要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计算时,应当养成这样的计算习惯:审题细心、做题专心、估算靠谱、检查耐心。要想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这几句话:先看题,后列式。乘除先行,加减随后,括号最优先,能化简就化简。并且要求学生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专心,对待每道题都要“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指的是要看懂题目意思,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一些小学生在做题时总是马马虎虎缺这个错那个,对此,一定要重视再重视,只有题目理解对了,才能做好后面的步骤。二想,指的是想好运算步骤,尽量使运算变得简洁清晰易计算。三算指的是,在写好运算步骤之后,计算过程中仔细地一步步来,不能跳步,不然就容易发生错误。四是检查,就是说在做完题后,及时回头看一看,检查自己的步骤是否正确,得数是否正确等等,不能题目没要求验算,就不验算了。

三、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与打草稿的习惯

教师会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不是因为算错,而是因为书写不认真、字体混乱导致看错数字、符号等才得出了错误的结果。所以,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个草稿本,方便打草稿验算,并且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体工整、干净、易读,这样才方便写完题后回头检查。对于这些方面做得好的同学,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生中形成认真书写的良好氛围。

四、培养学生干净整洁的书写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严谨计算的态度,并且规定好作业格式,少涂改、少粘贴,使作业美观流畅。教师应当向学生解释清楚为什么要书写规范,这是因为规范的书写格式不仅能表达出写题人的做题思路,能把计算步骤清晰地表达出来,还能避免计算错误等失误。鉴于此,教师更应起到表率作用,在自己教学的时候,就给学生示范思路分明、简洁明了的题目分析方法以及格式规范的板书。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教出做得更棒的学生。

五、重视错例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可以针对学生的易错题,进行修改之后列为作业,从中得到学生改错后的反馈情况。改错题的练习对学生有一些要求,在步骤上,应当遵循这样的顺序,即:判断正误找出错的地方分析错误原因修改。在计算训练时,我有意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小医生,让他们自己来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并分析错误原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共同找出错误加以改正,这种方式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学生认识到了自身容易出现的毛病,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注意。

在课堂最佳时间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错误以及一些容易搞混的错误,对典型的错例进行对比分析,让全班同学都吸取教训,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思维得到增强。对于一些易错题,要让学生反复做、反复体会,这样练熟了相关技巧之后,就不容易再犯错了。这种“集体会诊”的方法,既能“治疗”又能“打预防针”,学生的接受程度也较高。

六、加强计算技能的培养

计算训练需要每天进行,每天都保持一定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产生飞跃,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在口算、估算方面,每天至少十道题;笔算题则可以通过估算方法来进行验算,这样可以使计算速度和准确程度不断提高,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计算法则,可以设置一些多类型法则综合运算的题目,使学生在分辨中巩固对四则运算的认识。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学生和教师应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上一篇:对农村物理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学生+老师”的初中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