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活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时间:2022-06-18 11:12:04

浅谈如何搞活聋校语文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聋校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引导聋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愉快的合作。

众所周知,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听力残疾的聋童,由于聋童在学习活动中主要是以目代耳,其视觉很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因此,聋童在课堂上,很容易离开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将注意力转向别的刺激物上去。那么,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保持聋生的注意力,让聋生在愉快中掌握知识呢?

一、在聋校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字词教学

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学字读词,不充分运用授课技巧,就很难吸引聋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任何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聋生受年龄和语言的限制,认识水平很低,只是对一些新奇的、刺激性强烈的、对比强烈、运动变化的事物产生兴趣的特点,充分利用多种因素,创造条件,借助多媒体教学,让聋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帮助聋生克服感知的片面性、理解的局限性和记忆的刻板性。让聋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投入感知活动,从多角度去感知知识和语言的材料,提高感知的准确度。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透过多媒体的作用与知识、词语概念建立准确的认识。比如,一些实物可以让聋生摸一摸,运用触觉让聋生懂得软与硬;亲自尝一尝,运用味觉来区分味道;运用嗅觉来闻一闻,学懂“香”和“臭”;戴上助听器听一听,分辨一下声音的“强”和“弱”;利用图片和实物,看一看,分辨一下“红”“黄”“黑”等等。这样,多种媒体交错运用,充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吸引聋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教与学的积极性完善地结合。

二、聋校中高年级的讲读课文,重点是帮助聋生理解语句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分析课文脉络结构

如果老师不能巧妙地引入课题,并巧妙地将课文内容引入一定的情境中,就难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难以保持聋生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授课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善于创设容易激起聋童注意的情境,以充分利用不随意注意的有利方面,激起学生“情之所至,兴趣盎然”的学习心态。比如,教材中有许多情节生动、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有好表现及模仿的天性,让他们模仿课文中的角色演一演,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在课时后期,学生疲劳了,情绪低落、兴趣淡薄、注意力很难集中时,让他们个人表演或分角色表演,不仅能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稳定注意力,巩固学习内容,而且可以达到领悟课文思想意义的目的。而且,课堂上笑声、掌声不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使学习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总之,聋校语文教学,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根据聋生的身心发展及学习特点,多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现代化的“黑板” 下一篇: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