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朗读指导之浅见

时间:2022-06-28 06:59:04

关于小学生朗读指导之浅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91-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出:朗读,是小学生个性化的为,不应以教师的课文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朗读,是小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朗读,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通过朗读可以再现形象;可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本、写法;还能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那么,如何通过恰当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正确而深入的解读呢?

一、目前在朗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朗读的错误较多。

在朗读中经常有“多字”、“漏字”、“错字”的情况,那是因为对课文不熟练,预习不充分,出现错误的情况。

2.朗读的时间不足。

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导致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3.朗读的对象不广。

在实际教学的朗读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当听众。这种朗读练习,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更不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4.朗读指导拘于形式方式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5.朗读的目的不明确。

朗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指挥着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效果不明显。

二、朗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教材编者一再强调:语文课上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这里说的“充分地读”,并非是无目的、无要求的傻读,我们提倡的朗读是一个要求逐渐提高的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是指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包含着读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对文本的思索与体验的朗读。课堂上琅琅的书声背后包含着什么呢?下面,谈谈我在朗读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1.朗读形式多样化

①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

②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

③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

④分角色朗读。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兴趣。

⑤比赛朗读。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或轮流上台赛读,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⑥配乐朗读。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朗读。

⑦想象朗读。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朗读体验多样化

①体验朗读换位体验朗读。转换角色,体验他人情感,读出情感。“小鸟讥笑它,猎狗追赶它。”(人教版《丑小鸭》)教师问:“假如你是丑小鸭,你会有什么感受?”把学生带入丑小鸭的境遇之中,当学生真正把自己当成丑小鸭时,恐惧与无助的悲悯就读出来了。

②唤起生活体验朗读。以生活的感受为牵引,读出感情。再以《丑小鸭》为例,文中讲丑小鸭被“冻僵”了。因为这个词是学生不太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问:“冬天时你的手有没有特别冷的时候?那是什么滋味?”当学生回忆到自己被冻的感受后,再体会“冻僵”时感受就更为深切,读“冻僵”的语气也便不一样了。

③表情、动作朗读。做表情、动作是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喜爱的形式,游戏形式的朗读更容易使孩子读出感情。“罗丹左右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人教版第八册《全神贯注》)朗读这样的段落时让孩子配上动作、表情,容易在孩子内心激起共鸣,罗丹全神贯注就读出神韵了。

3.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

示范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朗读,更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也是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的重要的方法。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语一笑都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我们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像语调比较平淡的句子,我一般都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示范读。一段时间下来,班级学生的朗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范读是随机的,要选择好时机,我一般不在初读课文前范读,而是当学生读的不尽人意时,我才范读。我总是说:“让老师也来试试看,好吗?”

总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

上一篇:善用公式巧解现代文阅读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