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最早发现龙涎香

时间:2022-06-28 02:56:19

古代中国最早发现龙涎香

中国汉现龙涎香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 。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 。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廷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个个自然之谜被揭开,大家认为龙涎香是“龙”的口水的说法不科学,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人认为它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有的说是海岛上和鸟粪飘入水中,经过长时间的风化而成的;有的说这是蜂蜡,在海水中经过漫长的漂浮生成;还有的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真菌。龙涎香也激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兴趣,经过不断的研究,大家认为这是一种巨大的海洋动物肠道分泌物,至于是什么动物分泌的,一直没有弄清楚。

是谁解析了龙涎香之迷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这个岛屿上的渔民主要以捕抹香鲸为生。龙延香其实是抹香鲸的排泄物,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头部约占体长的l/3,呈圆桶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于其头部特别巨大,故又有“巨头鲸”之称呼,它的头部之大,任何生物都没法比!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在剖开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当时,渔民们认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没有当着一回事。但这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进行深入的研究,终于解开了龙涎香之谜。原来,大乌贼和章鱼口中有坚韧的角质颚和舌齿,很不容易消化,当抹香鲸吞食大型软体动物后,颚和舌齿在胃肠内积聚,刺激了肠道,肠道就分泌出一种特殊的蜡状物,将食物的残核包起来,慢慢地就形成了龙涎香。科学家曾在一头 18 米长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发现了肠液与异物的凝结块,认为这是龙涎香的开端。科学家们认为,有的抹香鲸会将凝结物呕吐出来,有的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龙涎香留在体内。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它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不会下沉)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龙涎香块在海水中浸泡长达百年以上。身价最高的是白色的龙涎香;价值最低的是褐色的,它在海水中只浸泡了十来年。

为人类贡献的香中极品

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香料公司将收购来的龙涎香分级后,磨成极细的粉沫,溶解在酒精中,再配成 5% 浓度的龙涎香溶液,用于配置香水,或作为定香剂使用。所以,龙涎香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1912年12月3日,一家 挪威 捕鲸公司在 澳大利亚 水域里捕到一头抹香鲸,从它的肠子里获得一块455千克重的龙涎香,并以23000英镑的巨价出售。1955 年,一位新西兰人在海滩上捡到一块重7公斤的灰色龙涎香,卖了2.6万美元,如果捡到白色的龙涎香,更是无价之宝。 但是,要识别龙涎香,必须具备相关的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长期与海洋打交道的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抹香鲸生活在热带和 亚热带 海域,它是鲸类家族的潜水冠军。抹香鲸善于深潜的目的,是在于寻找栖息在深海中的大王乌贼和章鱼。人们在抹香鲸的体内曾经发现像小儿头颅一样大的大王乌贼的口器。由于乌贼口内有坚硬角质的颚和齿舌,不易消化,抹香鲸吞食乌贼后,肠道内受到刺激而分泌出龙涎香。迄今为止,龙涎香仅发现于抹香鲸腹内,这种灰色或黑色的病态分泌物,有时可以排出抹香鲸体外而浮于海面。

现代化学实验表明,龙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合体,它们大多有诱人的香味,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由于人类对各种香味的特殊爱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早在 19 世纪,化学家就测定了大部分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从天然香精油中分离出香叶醇、芳樟醇、茴脑、檀香醇、龙脑等,并进行了工业生产。从苯环衍生出的人工合成香料,如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开始生产。1920 年,瑞士化学家发现麝香和香猫酮的分子结构,接着美国科学家又发明了合成大环酯的方法,合成了人工麝香。现在,龙涎香中的各种成分均能人工合成,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赠与人类的龙涎香,因为目前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特别是天然龙涎香中的龙涎甾,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经久不散。

当前,天然龙涎香的国际市场,完全由香水大国法国控制,每公斤的收购价在1~4.5 万法郎之间,香料公司加工后的售价为每公斤6~10万法郎。据商业资料显示,世界龙涎香交易最盛时每年在600公斤,随着人类对抹香鲸的大量捕杀,龙涎香的资源逐年减少,现在每年的贸易额已经减少到100公斤,这对喜爱香水的女性和男士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奇妙的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精华,大海馈赠给人的礼物,为了让龙涎香的芳芬世世代代永存,我们必须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抹香鲸,让它们在大海中繁衍生长,不断地为人类贡献香中极品——龙涎香。

知青岁月伤湿止痛膏成万灵药

但凡当过知青的人都会深知伤湿止痛膏的实用价值和多变的用途。上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的医疗水平还很落后,而地处北国边陲的生产建设兵团更是缺医少药。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每逢头疼脑热,腹泻胃痛之时,仅能以祛痛片、土霉素片等常用药来应对。而方便且实用的伤湿止痛膏,一时间便成了知青们全医科、多用途的常用药品。

开发伤湿止痛膏的多种用途,缘起于当时发生的一件事。一年冬天,上海知青阿根在上山伐木时生了冻疮,先是被冻伤的皮肤出现了红肿,接下来便是难忍的痒和痛。由于山上一时间找不到医生和可用的药品,在有经验的老职工的指导下,阿根先是用雪将冻疮处搓成温热,接着用温水洗净、擦干,然后撕开一贴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每天1次,待3天后冻疮处便明显缓解,一周后竟完全被治愈。一时间,伤湿止痛膏可以治疗冻疮的消息不胫而走,知青们纷纷效仿,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便治愈了知青们程度不同的冻疮。

无独有偶。作为冠心病主要临床表现的心绞痛,现在只要稍有些医学知识的人便能依据患者的症状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或送至附近的医院救治。然而,在当时建设兵团的边远连队,人们却大都将心绞痛误认为是心口疼病,胡乱吃几片祛痛片了事。

当时,杭州知青阿梅在大修水利的劳动中,因连续超强体力劳动导致体力透支,被汗水浸透的棉衣经寒风一吹,使其严重受寒,于当天晚上便引发了心绞痛。由于发病突然,且阿梅尚有心绞痛家族遗传病史,因而症状十分严重:先是其小腿骨上段和中段出现窒息性的疼痛,并伴有胸闷感觉;接着因心肌的短暂性缺血、缺氧而引发了阵发性心前区及背部疼痛,痛感很快放射至肩、上肢,直达小指处……一时间,阿梅面色苍白,脉搏微弱……

正值危急时刻,有人提议:能不能用伤湿止痛膏试试呢?因为伤湿止痛膏具有活血祛湿的功效,或许能救救急。于是,女知青们帮忙解开阿梅的衣服,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她左胸的心前区,仅仅几分钟光景,阿梅的心绞痛便迅速得到了缓解。接下来,大家连夜将阿梅送往百余里地以外的团部医院,作进一步系统的治疗。正是在那短短几分钟的黄金时段,知青们用土办法配用伤湿止痛膏,为及时挽救阿梅的生命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此后,知青们更加笃信伤湿止痛膏的多功能治疗作用,不仅用来调治风湿、肌肉疼痛,还懂得用来调治因受寒引发的胃病、心绞痛以及冻疮、晕车等病症,正是这简单易用的伤湿止痛膏,伴随着我们度过了那十几年艰难的知青岁月。(据《科学养生》)

上一篇:工业硫酸铜腌出“毒皮蛋”你敢吃吗? 下一篇:哲理漫画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