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时间:2022-06-28 01:53:30

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摘 要: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而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解读的多维性,使文学课教学天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当前的文学课教学存在一些弊端,而文本细读教学法可以避免这些弊端,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 创新素质教育 文学课教学 文本细读 能力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而高等教育本身所具备的研究性和学术性,也决定了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一切教学活动、环节中。课堂教学活动是大学育人的主渠道,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师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努力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体系,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其本质是审美,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和模糊性。这一特征决定了文学包含极强的个人化、个性化的东西,从理解、领悟到阐释、解读都存在着弹性空间,而并非此正彼误的认识模式。对本科生而言,文学课的教学重点应是文本细读,也只有文本细读才是新的学术生长点。而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解读的多维性,也天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从多角度、多层面解读文本,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文学的感受力、审美能力、评析能力,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并促使人格净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文学课的主干课程,其不同于古代文学的地方就是具有现代性、与当下共时性,还具有未定性、未完成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它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文学课教学的现状

所谓创新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它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品质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精神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创新意识是指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人格是指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具有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思维是指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从而使思维具有一种超前性和变通性。创新能力是指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创新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主动敢于实践的能力。[1]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熏陶。

而在社会整体大环境影响下,如今的文学课教学存在不少困惑与缺陷,难以实施创新教育。

一方面,如今的学生是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的,是在“快餐文化”的氛围中成长的,缺乏对严肃文学阅读的兴趣。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想象力,致使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后对文学缺乏应有的感受力。同时,随着文学的边缘化,学生较少把时间放在对文学经典进行细读与深度思考上,而愿意在轻松、愉悦中享受着流行音乐、影视动漫、网络趣闻等所带来的感官刺激,“不读文本”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王卫平教授说:“当前文学课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读原著,也无暇读原著。”大学生“对于文学文本,往往表现为麻木、默然、没有感觉,不能讨论与争鸣,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观念的碰撞,当然也就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2]因此他们既感受不到经典作品的美,更不可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对塑造人的巨大潜力。为了今后的就业,学生们对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追求远远大于对文学的喜爱。因而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有缺陷的,人文素养欠缺,如何激发他们对文学课的兴趣,就得花费很大的气力。

另一方面,由于受课时、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仍显得陈旧、单调。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且教师的讲授也大多注重宏观性、系统性,依循“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思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被纳入教学框架的文学材料呈现为僵化、教条、理念化的面孔。诚如温儒敏先生所说:“概论、文学史和各种理论展示的课程太多,作家作品与专书选读太少。”[3]这自然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欣赏的兴趣和热爱,上课时老师自说自话,学生昏昏欲睡。

此外,教师或文学研究者本身也存在不读文本的现象。对此,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教授尖锐地指出:在当前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现在有一种现象,有些批评家只聚焦于文学事件或文化事件,而很少阅读和研究当代文学作品。有的批评家甚至公开声称,他不读某个作品也照样可以批评。可见,这些批评家所关注的不是作品的性质或价值,而是围绕在作品周围的事件。这种不读作品只是关注围绕作品周围的事件所发生的批评,其目的不过是商业炒作,把人们从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引开。这种批评对于商业也许有意义,对于人们在无聊时助谈兴也许有意义,但对于真正的文艺批评毫无意义。”[4]

二、文本细读的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意义

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原本是英美新批评派的文学批评精神和方法,指对经典作品仔细地阅读,在结构、反讽、比喻、张力中寻找文本含义:“新批评家与众不同的步骤是对作品的详细解析,或者仔细地阅读:详尽精妙地分析一部作品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含混意(或多意)。”[5]很显然,新批评派始终关注的是作品意蕴丰富的文学性而非其他。依新批评派学者之说:文本是一个封闭的内在结构,其意义需要读者的“细读”方能体现。而所谓“细读”,即是对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研读和评论,“细读者主张认真、审慎、仔细地研读原文,从词、词组、词义及其关系中把握和解释原文及意义,从而阐释作品的结构和意义的‘有机统一’,即‘形式的内容’。”[6]这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作充分阅读,即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做出丰沛的阐释。新批评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在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精深细密的文本细读是一切形式的文学研究和批评的起点和立足点。

上一篇:让“梦中人”转身成为“身边人” 下一篇:学习障碍阅读的信息加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