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程的价值探析

时间:2022-06-28 11:05:44

自主课程的价值探析

【摘 要】自主课程是学生个体自主发展课程的简称,是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与方式、自我评价与管理,以实现人生自我发展的个性课程。通过对自主课程的探讨和自主课程的实施,可以发现:自主课程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价值,具有完善课程体系的价值,具有加快构建公民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自主课程;价值;个体发展;课程体系;公民社会

自主课程是学生个体自主发展课程的简称,是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与需要、理想与抱负、潜质与特长,自行设计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与方式、自我评价与管理,以实现人生自我发展的个性课程。[1]自主课程以个体发展为核心内容,突出了学生为本,强调了个性发展和个人化;自主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许多学者对自主课程的探讨和自主课程在一些学校实施的情况表明,自主课程对学生个体、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价值。

一、自主课程价值一:促进个体发展

自主课程是课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生存和发展的课程。自主课程是学生从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自身实践相结合的平衡中,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而选择和确定的,它包括了自我生命过程的认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等内容。自主课程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独立决策、自我设计、自我实施、自我评价、自我管理。[2]自主课程从形式到本质、从目标到实施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都是为了学生的自由和自主发展。

作为个体的学生,兴趣、特长都有差异,发育成长也有早晚,但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此来满足兴趣、发展特长,并在这种学习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心情的愉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学生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锻炼自身技能,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自身价值的独特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主管理,有利于认识个体的优缺点,也有利于培养个体的责任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通过自主课程的实施,学生们能够意识到主体的存在和价值,能够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个体的发展,而“作为主体,人就获得了主观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等本质特性”[3]。自主课程的一切内容都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这无疑也是它的价值体现。

二、自主课程价值二:完善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它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应达到的标准,并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标准和依据。地方课程一般是指由地方自主开发和具体实施的课程,它主要是为了促进国家课程的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欠缺、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的积极性。[4]校本课程专指学校自己开发的、适合学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与自主课程相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了一个外在限定的课程体系,从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课程内容、制约着学生个体的发展;而自主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体现着学生个体的本质需求,具有内在源生的特点,并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和个体特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都是他人的预先的设定,它们既不是以学生为主体,也不可会完全适用于学生个体;自主课程却是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它真正弥补了上述三级课程的缺陷和不足。

自主课程与上述三级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是对上述三级课程的否定,相反,它是对上述三级课程的补充和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完善。自主课程可以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组成四级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主体的优势和特长,通过多级互动和整体优化,使课程标准获得实现,让学生个体获得发展。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感觉的增强,自主课程的设置就显得更加紧迫,自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应该说,自主课程完善了整个课程体系,而课程体系的建立也不能缺少自主课程。

三、自主课程价值三:加快构建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对civil society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civil 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即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5]公民社会突出了民众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强调了民众的利益和权利,更表现出了社会对“公民”的需求。公民社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向,而公民社会对“公民”的需求也必然反映给现代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培养和造就“公民”,而特定的课程,恰是最好的培养途径。

自主课程作为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形式,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正与“公民”的要求相一致,与建立公民社会的趋势相吻合:第一,通过自主课程的实施,学生获得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觉悟;第二,自主课程的内容是学生个体感兴趣的、愿意深入了解的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这就提高了他们作为“公民”的素质和能力;第三,自主课程主要通过学生主体进行自主管理和自我评价,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们的判断能力增强、自主性得到发挥,这些都使学生个体具有了未来作为“公民”所必需的基础能力;第四,最主要的是,自主课程的制定主体是学生个体,自主课程也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这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作为“公民”所必不可少的就是这种意识。应该说自主课程的各个方面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能力”,这无疑为公民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也无疑会推动和加快公民社会的构建。自主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形式,其社会性价值也就得到了彰显。

自主课程是学生的课程、生命的课程,它完全是从学生个体出发,完全是为了学生个体。自主课程的价值于学生个体来说,它促进了个体发展;于学校教育来说,它完善了课程体系;于社会发展来说,它加快了公民社会的构建。自主课程的内在本质、实践意义是其生命和活力之所在,是其发展的动力之所在,更是其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邱德乐.论自主课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75-77.

[2]邱德乐.自主课程:特征与实现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8(10):25-28.

[3]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103.

[4]李思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20-21.

[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01):109-122.

作者简介:

张永志(1987-),男,河南太康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教育史。

石莹(1993-),女,河南淅川人,大学本科,现就读于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1级法学专业。

上一篇:对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浅谈 下一篇:北镇地区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