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时间:2022-06-28 08:40:08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摘要 优秀的品德课源于生活。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关键词 精彩 无痕 有效 生活 评价 发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品德课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最近,有机会观摩品德赛课活动,聆听了不少精彩的品德课,感触颇深:

一、品德教材的精彩源于生活

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教师较多地考虑教材的内容,坚持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中图文虽然体现了学生的生活,但这并不是学生的全部生活,它只是一个引子,引起学生探讨的话题。教师应该充分地走进学生生活,走近学生,真正体现品德教材的生活性特征。

《平安回家》一课,执教者处理教材时就比较得当。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这一环节,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走进生活收集了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标志。教学时以认识这些标志为引子,创设了郊游的情境,让学生一路游玩,一路再现交通标志。并对这些标志进行分类。最后对认识的交通标志举行知识竞赛,进行巩固。

这位老师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取材,模拟郊游这样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在这种“准生活”模拟中游玩、学习,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为他们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

二、无痕教育起于评价

怎样的教育才是无痕教育呢?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诠释的:“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为这条规律是教育艺术的核心。”

《做事不拖拉》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一起来描一描小闹钟,看谁描得又快又好。学生开始描闹钟了,有的小朋友忙着找彩色笔,有的小朋友漫不经心地描着,看看同学,再看看自己的画面,描描停停,也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环视四周,没有直接提醒哪个小朋友,只见她一边提醒小朋友注意写字姿势,一边及时点评学生的表现。这位小朋友画得多专心啊,没有东张西望;这位小朋友用过一支笔,不用了立即就将笔放回原处,这样就不会丢掉笔了,下次用起来就得心应手,不用为找不到笔而拖拉了;这位小朋友画起钟来线条又圆又连贯,一定是经常练习的结果,瞧他画得又快又美观……

这位教师的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典型的隐性教育。教师没有直接指出孩子的不足,而是充分发挥语言评价的指向功能。在这样的语言评价中,学生明白了做事不拖拉的几个要素,牢记心间,为以后如何做到做事不拖拉指明了方向。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服务者。教师提供支持,提供环境,提供条件,学生感觉不到老师在教他们,然而不知不觉已受到老师的引领和影响,老师的作用已施加到学生身上。无痕教育就像有一个场,在场效应作用下,学生被感化,老师的目的全部化进了学生的心灵,它显然是无形的,却是非常有效的。

三、有效教学始于发展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是不是能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有所进步或发展。

《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容量较大,要求学生搜集的资料较多,很多教师由于把握不了教材的详略处理,重点不够明确。但是这次的教学中,有位教师在教学“印度在哪里”这一环节时,给我留下了一些启发。师:“同学们,你们会看地图吗?它所指的方向是什么?”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师在黑板上标出方向。师:“知道方向还不够,还得知道它的图例和比例尺,这样你才会看地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例,小组合作学习,看看哪组认识的图例最多。”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讨图例表达的意思。师:“刚刚大家认识了图例,现在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印度、印度的邻国和印度境内的主要河流和沙漠吗?找到后将它们圈起来。”学生很快找到了,积极要求和大家交流。教师追问一句:“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学生交流的激情很高,正确率也高。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有效的教学,饱含着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原有的看地图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者对教材进行了补充与拓展,并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课堂上呈现出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坦诚地在课堂中互动着,接受着一个个挑战。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自主、互动、合作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学生才能得到进步,得到发展。我们知道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了,教学才是有效的。

上一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下一篇:让开方思想和有序课堂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