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8 03:49:08

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前提下发挥组织,引导、咨询和促进作用的。这就需要有一种更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的交往互动奠定基础。

一、 现代教学提倡以问题为线索开展学习。

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在学习中进行有方向感的学习活动,否则,学习将会陷入疲于应对大量超负荷信息的境地。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下,往往只有个别学生提出问题,而多数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提问题的机会多了,能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实际,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再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一个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每个小组应有小组长,组织好小组的讲座、发言等活动,使小组活动有序进行。根据中学生责任心较强的特点,应进行小组长轮换,这样可以使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承担组长的责任,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体验和理解别人的心情,同时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心。

二、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师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儿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的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对不清楚合作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顺序,对完成任务的小组及时检查等,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三、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主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在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学习中,学生合作时差异性较大,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迅速做出反应,而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因为反应等原因,附合的现象较为严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式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藻,落不到实处。例如在《四边形》一章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采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用现有的工具:量角器和三角板等,进行测量、记录结果,然后交流个人看法由小组长汇集每个同学的发现,初步概况四边形有关知识,最后全班交流。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到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交往中的主观能动性

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交往的片面性和单一性,是造成注入式教学现象的泛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使学习活动的施动方不只在教师,以根本改变那种教师以自己的优势去迫使学生服从的状况,从而促进师生交往中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总之,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经常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下一篇:浅谈小学生数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