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银行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

时间:2022-06-27 06:03:24

交易银行的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

交易是私有制产生后的人类经济活动主体形态,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分工产生效能”是经济学里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以别针制造为例说明了分工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手工业阶段的别针制造分工到工业时代的泰勒流水生产线,再到现代的国际贸易,社会分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和专业,在提高经济效能的同时,也使社会协作和市场交易更加重要。

作为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交易从来都是商业银行服务的对象和基础,商业银行也是提供交易所必需的支付和融资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为实体经济中的交易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的使命,随着产融结合的深入,交易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回归根本的基础性产品和服务,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最具创新的业务领域。

对于交易银行发展的背景、内涵、价值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有助于业界尽快统一认识,顺利建立交易银行的产品服务体系,快速推动业务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交易银行崛起的背景

在这次经济危机来临之后,国际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8年,全球投资银行的收入几乎减半,从2007年的3070亿美元骤降到2008年的1720亿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交易银行的收入却在同期增长了17%,从3040亿美元提高到3540亿美元。作为昔日的赚钱明星,投资银行受到资本市场影响,断崖下滑,跌落尘埃。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交易银行,仍然在稳步上升,变成最赚钱的部门。这个形势的逆转,表明了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交易银行是弱周期的。这就是危机之后国际银行业再次高度重视交易银行的根本原因。

中国交易银行兴起的特殊因素

产融结合。中国金融资本多数是财政资本,很少有产业资本,但最近几年很多产业资本发展壮大了,都开始做金融,产业金融资本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金融资本也进一步渗透到实体经济中,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成立自己的金融机构,甚至设立金融控股板块,企业自金融化趋势显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彼此深度渗透和相互渗透的结果,就是金融更加靠近实体经济,更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我国的互联网+战略。中国互联网的行业应用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确立后得到提速,各行业互联网+发展得非常快。交易银行就是互联网+战略在银行业公司银行领域的一个表现,是传统公司银行的互联网转型。

服务小微企业的需要。随着监管的变化,特别是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的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又遇到经济下行期,风险不断暴露,不良资产飙升,需要找到更能有效地服务小微企业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风险的手段,交易银行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

在这种背景之下,招商、中信、民生、浦发等股份制银行纷纷始组建交易银行部门,推出交易银行品牌,开展交易银行架构、产品、系统的整合,开始大力发展交易银行,交易银行成为当前银行业创新转型的热点领域。

交易银行的内涵

尽管各家银行对交易银行都非常重视,但交易银行的内涵是什么,究竟包含哪些业务,在业内还是有不同认识,有必要对交易银行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一些梳理和统一。

按照字面理解,或者是从交易银行服务对象方面来看,交易银行是为企业日常交易活动所提供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企业日常交易活动就是生产经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采购和销售,与此相关的银行服务,包括支付结算服务和贸易融资服务,这也是最直观的理解。

按照交易银行的业务范围来看,交易银行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和贸易金融服务, 花旗银行的交易银行部门简称为TTS(Treasury & Trade FinanceSe r v i c e),即财资和贸易金融服务,这是交易银行最核心的两个部分。有的银行还会把支付结算从现金管理中独立出来,还有的银行会把供应链金融从贸易金融中单列出来,也有少数银行的相关业务包括证券服务和托管服务,但是多数交易银行的主要和核心内容就是现金管理和贸易金融。

从服务方式来看,交易银行虽然也包括传统网点的柜面服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交易银行更加强调基于互联网渠道的线上化服务,因此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交易银行=互联网+(公司银行-投资银行)。之所以将投资银行除外,是因为投行是服务于大客户的非标产品,需要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定制化差异化服务,而不能用系统和模型替代。因此交易银行是可以标准化和线上化的公司银行产品和服务。

从交易银行的服务场景来看,逐步呈现出以电商平台作为服务场景的趋势,交易银行的产品服务与企业的电商交易以及其他物流、信息流服务四流合一,实现深度融合。

我们把交易银行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全面地阐述出交易y行的内涵和概念了。交易银行是数字时代的公司金融服务,是服务于客户交易活动,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以电商平台为场景,以电子银行为渠道,以现金管理和贸易金融为服务内容的综合化、生态化的公司金融服务。这个概念也把目前与交易银行相关的电子银行、现金管理、贸易金融以及电商金融等产品服务进行了梳理,揭示出这些相关性业务之间的关系,为交易银行业务协同创造了便利。

交易银行的价值

全面深刻地挖掘和展示交易银行的价值对于交易银行的发展十分重要,既可以在银行内部统一认识,争取资源投入,推动产品创新,也可以面向客户开展营销服务,让更多客户接受交易银行服务。

交易银行对于银行和社会都具有很大价值。对于银行的内部价值是交易银行承载了传统公司银行战略转型的三大方向,即轻资本、零售化和互联网+战略。随着金融监管变化和市场的发展,传统公司银行面临巨大挑战。首先是资本约束。此次危机的一个重大产物就是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而传统公司银行业务资本消耗比较大,所以轻资本是公司银行转型的第一个重大方向。怎么才能做到轻资本呢?就是要做轻资本的客户和轻资本的业务。轻资本的客户就是小微企业客户,它的资本耗用是比较低的。再加上利率市场化,小微企业可以贡献更大的利差,因此银行就会逐步重视小微企业这些零售化的客户。此外,随着产融结合的发展,很多大企业有了自己的财务公司,或者设立金融机构,甚至成立自己的金融控股板块,逐步开始发展自金融,或者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到资本市场开展投融资业务,客观上迫使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小微企业。

银行通过调整客户结构来实现轻型化发展,但是在做零售化小微企业客户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管理和服务成本太高,第二个问题是风险成本太高。基于金融科技的交易银行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开展小微企业和碎片化融资业务,同时可以深入到企业交易过程中,获取实时可信的交易数据,并通过其他物流和信息流数据,来实现对小微企业风险的有效管控。

交易银行的外部价值是对企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价值。交易银行通过更先进的业务模式和信息技术,可以降低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回归商业银行的根本。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交易银行的外部价值。

交易银行的发展路径与策略

现在各大银行都在发力交易银行,但交易银行怎么发展?怎么建立自己全新的业务模式?这是业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通过实践,业界基本形成了交易银行发展路径的共识,即交易银行发展三部曲:

第一步是整合。整合是对原有分散的业务进行整理并形成合力的过程,需要对银行现有的架构、产品、品牌、销售及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交易银行绝不是简单的贸易金融+现金管理+电子银行,也不是简单的合并几个部门,如何把银行内部分割孤立的信息、系统、业务、部门和团队进行深度整合是非常关键的。整合的过程中,会与银行目前的体制机制发生巨大冲突,所以整合的困难很大,时间也会很长,需要银行从战略上予以重视,从董事会和高管层进行推动。

架构整合是交易银行所有整合的基础,是交易银行其他方面整合的前提和保障,需要管理层由上而下的大力推动,将原来散落在公司业务、国际业务、托管业务和会计结算部门的职能进行梳理和合并,形成相对完整全面的交易银行业务管理部门。目前国内银行多数是合并现金管理、贸易金融和电子银行部门职能,而对托管业务和金融市场的证券服务不做整合。产品的整合随着架构的整合,相对顺利的就可以完成,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交易流程对产品服务进行一个流程再造式的梳理就可以了。品牌的整合是在产品整合基础上,面向市场和客户推出一个更能被客户理解的概念和业务价值主张,并进行品牌名称、标识、标语、主形象和子品牌的设计。销售整合则是在银行内部开展培训,在原来现金管理、贸易金融和电子银行等产品经理队伍的基础上,打造一支能够全面销售交易银行产品和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设计交易银行解决方案的销售经理团队,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工作,但也是交易银行服务落地的人才保障。系统整合则是将原来相对独立但是又和交易银行相关联的核心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供应链金融系统、国际业务系统、票据系统、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银企直联等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打通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流程,按照客户交易流程进行系统重构,实现各类交易银行产品面向客户的快速交付。

第二步是创新。在整合基础之上进行业务创新,推出新的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交易银行的产品多数是电子化、线上化和智能化产品,技术开发工作量巨大,不仅要消耗大量的银行IT资源,还需要大量的利用外部金融科技公司的力量。

第三步是提升。首先是提升服务理念,要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部流程嵌入式的服眨要围绕客户的流程,重构银行的业务流程。其次要提升服务手段,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甚至区块链技术,与交易银行服务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敏捷平滑的服务。

交易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的要点

提升嵌入式服务能力。要围绕客户交易过程设计产品服务流程,把银行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金融等各类产品服务嵌入到客户的业务流程。以前传统的方式是客户先完成交易,之后再到银行做支付或融资。但在互联网上,要围绕客户的交易重构流程,客户在哪里交易,银行就在哪里服务,客户怎样交易,银行就怎样服务。不是客户找银行,而是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主动寻找和适应客户,跟随客户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对接到客户。这对银行业务流程甚至系统的改造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工作量非常大。

加强领先信息技术的应用。交易银行业务会大量的应用最新的金融科技,从互联网、大数据到云计算再到人工智能甚至区块链都会用到。互联网是交易银行的渠道和平台。大数据是推动客户交易过程的数据,包括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数据、商品的数据、物权数据、债权数据和订单合同发票税务等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开展交易银行的基础,并且都需要通过互联网在线获取。交易银行的融资必须是数据融资和智能信贷,根据客户交易过程中的各类数据,非常高效地为客户提供线上化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这就要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智能信贷。交易银行需要把银行、客户、第三方甚至政府的系统和数据整合在一起,需要构建基于云架构的生态金融服务平台。为了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交易过程可控性,又会用到区块链技术,建立分布式的数据模式,实现具有共信力的数据共享机制和智能合约。

搭建生态化交易银行服务场景。交易银行需要一种开放、生态化的应用场景,客户、银行和第三方的系统和数据需要实现无缝连接和相互开放的状态。在这个平台上客户是共享的,产品、服务和数据也是共享的,没有明显的区隔和边界。举个传统银行的客户评级授信的例子,如果评级授信通过不了银行信审,那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在生态化的交易银行服务场景中,银行服务不了的客户,就可以引入小贷公司、保理公司、互联网企业甚至社会化服务,这时客户可以开放给各方。同时银行的数据和服务能力也可以开放和输出,因此,在生态化的服务模式下,几乎没有满足不了的需求。

银行交易银行的服务场景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银行自建场景模式。现在建行、工行等大型银行都在做自己的电商平台,在搭建开放的自建生态场景,这一做法甚至在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当中都在践行。银行通过自建场景,尽力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努力基于客户的交易和数据续作交易银行服务。第二种模式是嵌入场景模式,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嵌入到客户应用场景,包括客户电商平台或ERP系统,这就需要银行把自己的产品服务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方式或者SDK(Software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包)方式嵌入到客户的系统。第三种模式是银行输出场景模式。银行为客户提供除了金融服务,还要包括电商、物流、信息甚至安全的服务,形成一个整合的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不止于金融的全面解决方案。

打造协作共享的机制和理念。在互联网生态化服务场景中,各类金融非金融机构必须协作共享,才能满足客户所有需求。参与各方只有把客户数据与产品服务能力进行开放,才能构建生态化综合化的服务场景和服务能力。当然协作共享过程中需要建立数据安全和利益分成等机制。开放、共享、协作、创新是新经济新金融所需要的核心理念和文化,交易银行是服务于新经济的新金融,技术只是手段,理念更彰显价值,新的理念比新的技术更重要,只有秉承开放分享协作创新的互联网思维和理念,才能持续创新,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商业银行如何实施客户教育战略 下一篇:用车修车保养省钱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