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时间:2022-06-27 12:45:44

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摘 要:网络会计的产生是现代网络技术和经济活动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扬弃,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提出了发展网络会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阐述了解决网络会计发展问题的部分对策。

关键词:网络会计;会计信息;会计理论;会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07-02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及时方便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信息,同时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它也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交易方式。而我们的传统会计理论, 在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用为基本特点和基础平台的新环境下,如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都必然将面临许多挑战。会计作为一个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人造经济系统也必然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传统会计也将势必演变为网络会计。

1 网络会计概念

基于互联网与会计的基本特征,网络会计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即:网络会计是以高效的提供决策更满信息为主要目标,以整合企业财务信息流和管理电子货币化的资金流为主要功能,基于高度成熟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

2 发展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网络会计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步,在短短的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得到实务界的充分肯定。我国网络会计发展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更晚些,网络会计实施的许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原则还在不断拓展中,在网络会计领域里,有些地方还需完善。以及网络会计系统、财务软件、复合型会计人员的缺乏等,但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网络会计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必然会出现新的趋势。网络会计发展主要遇到这几方面的问题:

2.1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一作用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当假设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时,它会推动本学科的发展;相反,当假设失去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它便如空中楼阁,反而会阻碍本学科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以适应新的环境。确实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除了货币计量,其余三样都有点不适宜。

(1)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基础的一项,.“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社会经济活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虚拟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这时候需要一个基准,来表明网络上的虚拟公司组织为会计主体,无疑,网络会计为传统企业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让会计主体变的模糊不清。

(2)持续经营假设因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破产清算,这是进行财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在网络环境中,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收入、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之一的网络公司是基于网络上的临时性组织,进行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解散,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显得不必要性。在网络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是瞬间的和实时的,随时都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并随时进行分析,已没有人为地划分会计期间的必要;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进行交易和记录,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网络会计的实时性特点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那么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就让人觉得无法处理。

2.2 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实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

2.2.1 会计职能的冲击和变化

传统会计基本职能1.进行会计核算2.实施会计监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作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结点,企业的众多业务处理将在网上进行,网上结算、电子广告、电子合同等新兴的服务工具使得传统的财务结算方式、计价、财务控制等都要进行革命性的变化,以往的核算、监督会计职能将成为会计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而不再是主要内容,会计的重心是全面介入到产品和市场上。在管理中创新会计方法,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的深层次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项会计信息。

2.2.2 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如前所述,网络会计的实时性特点使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因此,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网络会计中显的很不实用。

3 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预,随着计算机应用环境,会计工作的中央环节将被取代,凭证、帐薄等将逐渐消失,原始数据经过电子化的采集后提交给会计信息系统,经过报告生成器直接声称用户所需的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完全通过会计报告来实现。网络会计对传统报告模式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不仅改变了会计报告的生成方式,而且更扩展了报告的信息含量;并且将进一步改变会计报告的方式,最终有效的提供会计报告的质量。

3.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它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安全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安全特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是指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会计信息的安全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系统的信息失真、失窃,使单位的财产遭受损失,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在开放性的网络会计环境下,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性比较大。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形式会计信息数据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将不复存在。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缺乏,确认标识的保证性比较差,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自然因素,风雨雷电等都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损坏,严重的造成网络系统故障乃至崩溃。②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不力,使得计算机被盗,或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③人为因素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以及其他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3)企业的会计信息被泄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变得尤为重要,它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甚至决定了企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在网络传递过程中,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同时,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网络会计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

网络会计的实施,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还要求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我国目前的情况离此尚有很大的距离。由于会计业务遵循严格的法规、准则,灵活性、创造性相对较少。 以前的基层会计人员的选用上,只要懂一些会计基础知识,干上一年半载,一般均能适应工作,所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为各类财经学校、财贸学校等职业中专毕业生,他们英文低子较薄、视野较窄。最近几年,虽然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财会专业毕业的人员走向社会,但他们大部分都流向了金融证券等行业,很少在基层一线,因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质的改变,而网络会计则需要懂管理、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会计人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掌握会计知识。

4 解决发展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会计需要,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4.1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网络会计理论制约着网络社会实践的发展

国家应在法律政策层面上,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存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明确指出电子数据可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是否满足下列基本条件:(1)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是可靠的;(2)确认是否有效;(3)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等。我国现在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中,目前信息产业部正按照高层指示,进行到具有操作性的细化阶段。有关报告将涵盖关税、税收、电子付款、知识产权、隐私、安全、市场准入、贸易后勤及其他问题。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以后加以完善。同时,只有网络会计理论丰富了,才能为网络会计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所以需要建立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网络财务对传统的会计假设、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一般原则都形成巨大的冲击,因此亟需建立一套适应网络会计核算特点的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规范网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提供更准确、及时、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

4.2 针对会计数据安全问题加强防范措施

提高广大财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网络财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和反应综合能力,使系统能够抵御各种威胁,有效保护企业资产,提供会计的完整服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网络会计系统加密管理。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对一些需严格控制操作的环节,设密码,设置权限。只有几个公司的上层管理人员知道,还可以设置双口令,让密码变的更安全,这样不仅加强了控制管理,保证了数据安全,而且也保护了相关的人员,便于分清各自的责任。

(2)数据存储管理。为了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在意外情况下的“发生,应建立双备份,备份后的两份数据应由不同的人员持有,并设有相应的口令,一份进行加密存贮,由监管人员持有;一些重要的数据,可采用分布存贮。所谓分布存贮,甚至是异地设备。

(3)强化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地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但就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控制措施不力,致使应用系统中安全隐患较多。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其开放性,它的系统风险比目前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更大,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4)完善网络信息法律法规。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实践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3 网络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对策

国家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制胜的关键所在。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大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网络财务人才,使会计人员能够胜任网络财务工作,使之既有职业道德意识、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又精通网络财务系统,能识别不合法系统功能。因此,国家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多培养复合型网络会计人才。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完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网络会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对它配置的优化程度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会计信息是企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应该从企业级的高度予以规划和管理,如会计信息的提供与处理权限、所有权和共享范围、安全与方便、可靠性与相关性程度的控制等。

4.4 加强管理体系的结构

企业管理体系的结构是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对电算化会计的管理应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予以组织和安排,如电算化会计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领导部门的责任、资金运用机制、与业务部门的联系以及规划、计划、实施的管理体制等。

最后,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网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局域网单机已经普遍得以应用,以及有众多企业也建立了局域网,在各个站点之间同样能实现协同操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我们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远程网的应用,凭着中国人的智慧,企业将来一定能够把国内各地的子机构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远程查询,为统一管理、合并报表的编制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最近一些大型专业公司已经开发并推出了一批网络财会软件,并积累了一些开发与应用网络软件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还需要对网络财会软件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满足企业动态管理、集中决策等方面的需要,并且还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结合,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毕波,杜漪.网络会计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新模式.财会研究[J].2002,(9) .

[2]陈泰锋,何光明.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6,(12) .

上一篇:财务战略管理分析 下一篇: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