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化学科学素养

时间:2022-06-27 08:07:55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化学科学素养

摘 要: 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探求知识、培养习惯、增强信心和形成素养的动力源泉。初三化学老师应当在认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从开始就注重对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把兴趣逐步转化成乐趣、志趣,从而形成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用化学、发展化学和创造化学发挥教育启蒙作用。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兴趣培养 科学素养

初中学龄一般在13―16岁,这个阶段正是一个人思想异常活跃、感性与理性兼顾发展的重要时期,可谓是精力旺盛、想象丰富,兴趣广泛、爱好很多,各种欲望不断膨胀,以至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复杂,他们很容易“近墨则黑,近朱则赤”。因而在学习方面,初中教师如果能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行为,就能让他们享用一生、终身受益。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入门学科,具有双重性特征,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深”、“杂”、“混”,的确令学生很纠结。所以说,如何激发与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踏入初中化学门槛,是一个必须重视和值得为之探讨的问题。

一、链接社会现象进行教学,诱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知识、化学原理,以及化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之中,而这些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知其然”的也许不少,但“知其所以然”的肯定不是多数。比如,醋酸为什么能消除茶垢?神秘的“鬼火”到底是怎么回事?“白纸生花”、“烧不坏的衣服”、“燃烧的糖果”、“布娃娃流血”,以及“啤酒喷泉”等魔幻般的奇妙现象,所有这些都属于化学科学的范畴。再如人工降雨现象,原子反应堆使用的重水、导弹和飞机使用的非金属材料,还有火箭推进剂、电子工业用的特纯试剂,以及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等,这些材料和产品都要直接用到化学知识。由此可以说,物质世界因化学而变得多姿多彩、异彩纷呈,或者说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农业生产和尖端科技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

布鲁纳曾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最好的方法是使其知道这门学科值得学习。”当学生从课程学习中越来越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无限价值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提高。

二、发挥实验优势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基础学科,其“动手动脑“的特点正符合初三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性格特征。上新课前,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并借助从中产生的奇妙现象,推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比如在讲授绪言课内容时,我把一张先前用碱溶液写有“肯特基”字样的白纸贴在小黑板上,再用棉花蘸取无色的酚酞试液擦在纸上,白纸上随即魔术般地出现红色“肯特基”字样。试验之后,趁着学生活跃的思维,提出“什么是化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教师的演示实验,更要创设条件提供学生多做实验。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在因势利导的同时,注意及时纠正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方法,帮助分析实验现象,指导书写实验报告。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做好一些如“空杯生牛奶”、“摩棒点灯”、“小纸花变色”等小实验;在讲了酸性与碱性以后,引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和水样的酸碱度,了解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不仅学到化学知识,锻炼观察和动手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从而激发他们更广泛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教学,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些化学知识的确是令人烦恼的,如果我们对此只是一味地说教讲解,效果很可能微乎其微,甚或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比如,当学到原子结构和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与基本概念的时候,学生常常因为抽象难懂而感到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此时,教师必须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理论性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讲到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如果把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拆成原子的过程和原子重新组合为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借助多媒体进行动态的演示,学生就此可以生动直观地明白了原子在反应前后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总质量也就不会发生变化。他们也就因为运用了多媒体现代科技而比较容易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将在糊里糊涂中兴致全无、丧失信心,最终导致化学学习的恶性循环。还有,在平时的课堂演示实验中,只是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而学生不能清晰地看到或完全感受到实验现象。我们也可借助多媒体展台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既效果较好,又节约了时间。

四、加强师生关系增进教学,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诸如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对教学往往起到重要的能动作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状态,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关系和谐一致,能形成合力效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当本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无论在课堂上下,都应该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与学生多联系、广交流、深沟通。在评价学生、与生交流之际,要讲求激励性原则,赞赏、肯定和强化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就事论事,有时需要反话正说、坏话好说,绝不能有伤学生的尊严与人格,绝不能打击学生的信心,尽量让学生心悦诚服、乐意接受。“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对于学困生、后进生和特殊生更要多交流、多付出、多关爱,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温暖,让他们保持继续学习的决心、信心与兴趣,从而帮助他们尽快从思想和学习上“脱困”出来。

总之,初中化学老师千万不能有教学上的“近视”和“短视”行为,应本着“一切为着学生,为着学生一生”的原则,放眼未来、立足当前。当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形式与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因时因势、不拘一格,绝不能邯郸学步、形而上学。

上一篇:初中化学有效教学七法 下一篇:例析过量反应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