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减少课堂浪费

时间:2022-06-27 07:08:04

语文教学中减少课堂浪费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种追求效率、有目的活动。没有效率、效率不高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是一种课堂浪费行为。课堂浪费就是我们教学最大的硬伤。减少课堂浪费,杜绝课堂浪费,是我们广大教师负责任地直面课程改革、真正进行教育创新的开始。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浪费 效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老师们的课堂活动充满了新意和生气,很多老师改变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同时,我们注意到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浪费”现象仍然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语文教学中如何减少课堂浪费已经成为老师们面临的重大责任。下面仅个人观点,提几点建议:

一、备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导航仪,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清楚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样教学目标明确才能引导学生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设定教学环节

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学到最多、学会最多,就是一节课的目的。我们的教学任务要落实于课堂,教学目标要达成于短短的45分钟之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能将教学内容以最优化的形式组织起来。

三、学生做好预习

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是课堂高效的另一重要保障。陈日亮在语文教学《十如何》中就指出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的指导下预习,是语文课程的一条定律。不预习而上课,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一个症结。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四、课堂形态灵活

王荣生先生指出,一堂好的语文课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手一投足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

五、运用好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杜绝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

六、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现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用少数人会了掩盖多数人不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某一段的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会指定一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结果是朗读者声情并茂,教师心满意足,以为这一段的教学取得了“成功”,于是过渡到下一段的教学。其实,这节课能达到这样朗读水平的学生并不多,教师只是用这样一个“点”,代替另外一种“面”而已这是一种效率很低的课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减少。

七、运用好教学资源

曾听过这样一些课,一幅精心准备的挂图只在开课时作为导语一带而过;一个耗时多日制作的课件,只在课中演示一遍就完成其使命,而学生也仅仅是惊诧于课件中图片的精美,变化的神奇,被激起的兴奋点也随着课件演示的结束很快归于平静;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学生读的只是被人为抽取出来的只言片语;学生课前搜集的各类补充资料,也只是拿出来走马观花地看上几眼……这些现象在现在的课堂上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资源的浪费已经影响了效率的提高。

课堂浪费不是一件小事,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就会做出浪费的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尽量较少课堂浪费。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下)》。北京:《人民教育》,2001年第7期。

[2][7]参考:张志勇,《回到教育原点看“高效课堂”》,转引自http:///News/Training_Main_PhotoNews/default/4842

[3]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4]魏本亚,《胡瑗“苏湖教法”的社会价值》。徐州:《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有改动。

[5]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期,有改动。

[6]魏书生,《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有改动。

[8]参考:杜金山《“三步六段、35+10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转引自http:///leibina@126/blog/static/29831396201001410243636/

[9]参考:刘庆波,《2010年高考山东语文试卷点评:总体结构匀称节奏流畅》,中国教育在线高考频道。

上一篇:多元体验 有效建构 下一篇:浅析如何根治雾霾天气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