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与探究

时间:2022-06-27 01:07:34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与探究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手,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在新课标背景下,作为英语教师,要注重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学,为发散学生的思维营造开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都被动听教师讲课,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天性,也抑制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提倡:“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进行自由、敏锐的探索与创造。”所以高效英语课堂,应以“活动”和“互动”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互动,营造全新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例如,当铃声过后,教师亲切地问道:“Who’s on duty today?Can you give a talk about your class?”以此来引导值日生主动汇报工作,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之后再由教师给予表扬和肯定,树立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在民主、和谐的互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二、强调语言重点知识

在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中包含大量的语法知识,如,动词的第三人称单复数变化形式,以及助动词“does”和“do”等,教师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学习语法知识的重要作用,学好英语语法,就好比在陌生的领域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英语世界,并在英语知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1.学习语法知识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

仁爱版英语教材的语法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课文篇目的设计极为巧妙,例如,学生经常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混淆。在七年级“Unit 2 Topic 3”这一节中,教材设计了六幅图片和六段对话:“Whose bike is this?”“It’s his .”……这就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区别明显呈现出来,只要学生仔细观察这六段对话,就能清楚地发现其中的区别与规律,即:his bike =his;her cat = hers等。然后引导学生对以上知识进行总结:名词性物主代词=形容词物主代词+名词。当学生真正理解和熟悉语法知识后,才能在2b练习中大大提高正确率。因此,语法教学切忌像“填鸭子”一样强迫学生学习和掌握,而应让学生在听、说、练、写中积累英语知识,总结语法内容,这样才能水到渠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注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对语法知识的熟练运用主要体现在写作方面,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熟练的书面表达能力。当教师完成定量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补充,要求学生进行仿写和改写的练习,并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鼓励学生一开始先写单句,然后逐量增加单句数量。之后再让学生上台演讲,并针对文章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My mother’s busy day后,可以给台下的学生提出问题:“When does my mother get up ?”“Does my mother watch TV at 8 o’clock?”等,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他们接收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让口语教学无处不在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需要创设必要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时间,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满口语练习。

1.在听说练习中融入口语训练

在听说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打破传统单一的听力模式,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在听力练习之后,有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为此,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允许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管学生表达得正确与否,都要给予肯定,以保护学生的表现欲,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教师需要充当好导演的角色,组织学生通过以下活动实践练习:(1)Pair-work。让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中的对话来进行问答练习;(2)Role-play。设计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然后选出几组上台表演,全班学生共同分享学习成果;(3)Group discussing。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话题讨论,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和交流;(4)Retelling。鼓励学生复述当堂内容。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同时,教师要加以鼓励,给予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交际,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2.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口语练习

口语练习无处不在,应涉及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口语练习,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面、知识面。为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阅读素材,怎样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还要鼓励学生自我归纳与反省,让阅读过程变为口语交流的过程,真正实现阅读和口语练习相结合。例如,在教学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3 Topic1 Section C:English Around the World(I)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标有英语单词的实物,并讨论这一实物在实际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本节课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纷纷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只有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融入口语训练,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英语。

参考文献:

[1]唐娅萍.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理念[J].成功,2009(04).

[2]丁伯荣.走进新课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胡惠.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上一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反思 下一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