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时间:2022-06-27 12:25:55

教师如何言传身教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应该达到:“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且喜欢与同伴交流,知道在与别人对话时要轮流发言,还能用短句进行讲述事件的经过,并能使别人听懂。”针对这些要求,要想改变幼儿语言能力薄弱的现状,教师对幼儿的语言支持策略就尤为重要。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身教则是通过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指导。教师语言技能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再者,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教师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规范教师的教学用语显得尤为重要。

一、珠落玉盘,字正腔圆

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教师的发音也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清、听懂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二、活泼有趣,形象生动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如果教师像老和尚念经似的说话,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又若像播音员一样严肃庄重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若此,便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了。

三、用词准确,言简意赅

学龄前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幼儿表现出对词汇极大的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作为幼儿的语言模仿者,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在遣词造句上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准确、鲜明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若教师表达不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幼儿的理解也就会有偏差,从而直接影响幼儿对词汇的积累和使用。

俗话说:“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抓住一切教育契机,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他们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和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但不论什么方法,都离不开一切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孩子学的规律出发,要低起点,慢速度,循序渐进,随时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进行调整,这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金钥匙。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幼儿园)

上一篇:为孩子的想象插上翅膀 下一篇:浅谈少先队活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