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让幼儿学会在社会中畅游

时间:2022-10-06 05:46:30

大手牵小手——让幼儿学会在社会中畅游

社会交往能力是我们人类必备的一种本领,就像动物天生就具有的本能一样。陶行知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在人际关系复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怎样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呢?

一、激发幼儿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形成交往自信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能相信自己,把握自己,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年龄小,判断是非的观念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表扬、奖励等方法,在幼儿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使之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久而久之,幼儿的是非观念增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自信心也确立了。例如,在实施值日生工作的时候,我们先通过谈话活动“老师的小帮手”,然后让能力强的幼儿来担任,并及时奖励,使幼儿初步熟悉值日生的工作内容,激发其他幼儿的向往心理。接着,通过佩戴精致、漂亮的胸卡,郑重其事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值日生工作,并分别给予辅导、鼓励,使每个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心理上感受快乐,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给幼儿必要的交往技能

常有家长说,他们的孩子胆小怯懦,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表现退缩、不主动、见到生人不肯打招呼等。这些幼儿大多是长期被关在家中,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在家中称王称霸,而外出则怯生。如果不趁年幼时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将来就可能出现交往障碍,甚至形成孤独、自闭的不良性格,很难融入社会的大环境中。主要解决方法,如,请邻居或朋友家的孩子来家里玩,或带孩子一起到公园里玩,放手让他们尽情交往,并在相互交往中提高交往能力。当幼儿在交往中发生矛盾时,家长不必急于介入,他们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解决。

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交往机会,引导其学习交往技能。例如,为了使幼儿获得交往的技能,我们开展了“大带小”的活动,让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玩游戏,如,唱歌、猜谜语等,让他们一方面帮助弟弟妹妹,另一方面清楚地介绍游戏玩法让弟弟妹妹玩。我们尽量给他们说话和游戏的机会,同时鼓励周围幼儿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其交往信心。

“语言是交往的桥梁”。家长或老师要多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表达能力,鼓励幼儿多听故事,多编故事,引导幼儿使用正确的词汇及句式,训练幼儿的表达能力。例如,一天风特别大,把垃圾吹得幼儿园里到处都是。于是我组织幼儿帮助保育员一起拣垃圾。在此过程中,幼儿向保育员提出了许多问题:垃圾给清洁工人带来了哪些不便?如果每天都在街上扔了很多垃圾会怎样?地球会怎样?这次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次主动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从而促进了幼儿无障碍地交往。

三、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家长循序渐进地带孩子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去体验社会与家庭间的关系,使幼儿在感受家庭温馨的气氛中,了解家庭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在幼儿初步掌握了家人与社会交往的技巧之后,应让幼儿走出家庭多接触外部的社会,还可通过带孩子外出旅游、陪大人聊天等多种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譬如,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邀请其他的小伙伴到家中来做客,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到小伙伴家中去玩耍,又如:“这个周末我们想干什么?”如果幼儿没有提议,家长可提出建议。不过最好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意愿,不要把幼儿放在旁观者的位置上等等,用种种方式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鼓励为主,持之以恒

鼓励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好的良药,尤其是幼儿。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多鼓励、少批评,让幼儿在鼓励中健康地成长,经常鼓励幼儿,会使他觉得自己非常棒,自信心增强,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觉得自己能行,而勇于面对,进而达到个体与群体的平衡,增强其自信心,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使幼儿在尊重中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

总之,只要把交往的自交给幼儿,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使每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提高,并促进其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幼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口幼儿园)

上一篇:简单生成课堂美 下一篇:与祖辈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