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时效

时间:2022-06-26 09:56:05

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时效

【摘 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着“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讲得苦,

学生学得累,为此,应改革初中政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时效:精选材料,设疑启思,引发求知;创设教学情境,自学探究常

态化;立足教材,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气氛;释疑解惑,归纳织网,提升

能力;能力检测,反馈矫正,明理笃行。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方式;时效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着“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整个教学过程缺乏生机与活

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越来越差,积极性受挫。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政治课时效性的迫切要求。那么,如何改革初

中政治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时效呢?

一、精选材料,设疑启思,引发求知

初中政治要教学立足“学情”,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要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因此,

我们借助名言警句、时事政治等素材,运用演绎设疑、发散设疑等方法,引导学生入课,唤起求知热情。

二、创设教学情境,自学探究常态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

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

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导”师。作为导师,应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提供服务,创设体验知识的

学习氛围。①自主学习:自学探究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辅导者、支助者,教师既要保证学生自学探究

的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究中感知,在感知中自悟,在自悟中生疑;更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②合作学习:合作互研的学习

形式。学习过程中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采用合作互研的形式加以解决。就组织形式而言,一般有三种:生生合作互研

、小组合作互研、整班集体互研。③创新学习:探索创新的学习追求。在自学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

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

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

三、立足教材,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思想还是比较幼稚,正处在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根深才能叶茂,务实才能出新。素质教育所倡

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阶段显得相当重要。一堂课只有45分钟,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初中生对于哲学方面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我在为学生讲述“物质”这一模糊的概念的时候,如果

按照课本的讲法,学生肯定理解得不透彻,如果远离课本,夸夸其谈,学生也未必理解透彻,只有立足于教材,在此基础上适

当展开才行。我将“物质”这一概念分成一些层次,分层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细细领会,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就牢牢地烙

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了。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气氛

面对蓬勃发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社会和渴求新知识、新思维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提倡有激情、有微笑

的政治课教学,为思想政治课堂营造出平等、自由的学习气氛。为思想政治课堂营造出平等、自由的学习气氛代表着教师的一

种自信,一种教养,更是一种良好的风度与包容的心态,这样学生就如沐春风,心情就舒畅,对知识技能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

体验,便能更主动、更高效地吸收知识。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在这样一种平等、自由的学

习气氛中,学生才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才会以问题切入,以问题引导,以问题过渡,以问题深化,通过学与问的互动

中,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真理。

五、释疑解惑,归纳织网,提升能力

要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

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

六、能力检测,反馈矫正,明理笃行

通过能力测评,可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制订补救措施。明理笃行是政治

课的重要教育目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架起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即开展行为教育活动。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育一般只

能做到使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的基本方式,而要使行为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并成为他们的习惯,有待课后的

训练和锻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积极尝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形成的一定的教学方式,反对程式化、教条化,而是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加以灵活变通,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潘国新.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改革[J].才智,2012(32).

上一篇: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下一篇:南疆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