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延迟诊断74例原因分析

时间:2022-06-26 09:42:53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延迟诊断74例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延迟诊断原因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74例延迟诊断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患儿的出疹时间在出现腹痛后的1—10天内,患儿的延迟诊断时间为1—7天,此类患儿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及急性胃肠炎。导致患儿出现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有患儿的皮疹症状发生在消化道症状之后,医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缺乏足够的认识,且在对患儿进行体查时不仔细,儿童胃镜检查没有得到普及使用。结论: 在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为了降低其出现延迟诊断的概率,就必须提高医生对于该病的认识,并对患儿的全面体检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还必须对胃镜检查进行适当的推广。

关键词:儿童;延迟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原因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一种,全身小血管炎是此类患儿的主要病理变化,此类疾病在儿童时期较为常见[1]。本研究将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74例延迟诊断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74例延迟诊断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2例女孩,42例男孩,所有患儿的年龄为3—14岁,平均年龄为12.3岁。

1.2 临床表现

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且呈现为阵发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胀痛、绞痛以及钝痛,患儿的疼痛部位主要为脐周以及上腹部。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58例患儿的腹部疼痛情况较为严重,6例患儿出现了便血的情况,8例患儿出现了呕血的情况,60例患儿出现了呕吐的情况。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23例患儿出现了支原体感染的情况,14例患儿出现可肺炎,18例患儿出现了急性支气管炎,19例患儿出现了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

1.3 诊治情况

本研究所有患儿的具体病因在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前,均对其给予饮食调整治疗,对消化道出血的患儿给予禁食处理。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给予解痉止痛、抑酸、抗感染以及支持治疗,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所有患儿在得以确诊后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待其症状缓解后出院。

2 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儿的出疹时间在出现腹痛后的1—10天内,患儿的延迟诊断时间为1—7天,本研究的所有患儿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12例患儿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3例患儿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34例患儿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5例患儿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导致患儿出现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有患儿的皮疹症状发生在消化道症状之后,医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对患儿进行体查时不仔细,儿童胃镜检查没有得到普及使用。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肾炎、胃肠道出血、腹痛、关节痛、关节炎以及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类紫癜患儿主要可以分为混合型、肾型、关节型以及腹型,其中腹型患儿大概占到了58%—77.8%左右[2]-[3]。当过敏性紫癜患儿以便血、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且未出现紫癜的情况时,就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早期误诊的情况出现,部分患儿还会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并进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对于皮肤特征较为明显的患儿,其临床诊断较为简单,不过对于皮疹不典型,且首发症状为消化道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其临床诊断相对较为困难,通常会出现延迟诊断的情况,错过了患儿的治疗最佳时机 [4]。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所有患儿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有12例患儿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3例患儿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34例患儿被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15例患儿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以及大量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患儿出现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患儿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在发病后未出现典型的皮疹,从而导致患儿出现延误诊断的情况。②医生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对患儿进行体查时不全面。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16例患儿经治疗后,其腹痛情况仍未得到有效地缓解,在经过上级医生的诊断后,发现其存在皮疹的情况,最终得以确诊。一般情况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腹痛情况较为剧烈,其血液中的白细胞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但其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缺乏特异性,因此,难以将此类疾病与常见外科急腹症分辨开来。

有学者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腹痛位置通常不具备固定性,其临床症状较重,压痛较轻,且在未出现肠穿孔以及肠套叠的情况下,不会出现反跳痛以及肌肉紧张的情况[5]。此外,还有研究资料显示,此类患儿在腹痛间歇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的情况,因此,在对此类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医生一定要对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有一个较为充分的掌握,对患儿的体征变化进行反复观察,并对其进行多次体检。此外,在对儿童进行临床诊断时,胃镜检查没有得到普及使用,使得此类患儿在发病初期通常会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综上所述,在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为了降低其出现延迟诊断的概率,就必须提高医生对于该病的认识,并对患儿的全面体检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还必须对胃镜检查进行适当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荣昌,邹翠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8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4(4):363-364.

[2] 刘受祥.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延迟诊断27例原因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3):312-313.

[3] 王杰民,张逊凯,焦富勇等.过敏性紫癜17例误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6(1):18,24.

[4] 肖兰,王玉,彭杰等.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11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0):945-947.

[5] 邓芳,鹿玲,胡波等.94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1):131-132.

上一篇:20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