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清分:现钞清分的新趋势

时间:2022-06-26 02:14:38

社会化清分:现钞清分的新趋势

【摘要】 我国是现钞使用大国,每年的现金投放回笼量巨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现钞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清分能力有限,难以有效保障现钞质量。适时研究和发展社会化清分,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现钞 现钞质量 清分 社会化清分

良好的现钞整洁度对于维护人民币信誉和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钞票清分处理是提高现钞整洁度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又是人民币反假的最坚强堡垒。近年来,我国现钞清分业务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效地提高了流通中现钞整洁度,促进了货币发行工作的科学发展,但也面临着清分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何扩展清分主体、有效提升全社会的现钞清分能力,是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钞清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现钞清分业务是以人民银行为主、商业银行为辅、数量较少的社会化公司参与的三方合作格局。人民银行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设立钞票处理中心,配备国外引进的大型高速清分机,无偿对商业银行回笼至人民银行发行库的钞票进行机械清分;商业银行主要利用中小型清分机、点(验)钞机对收入的现金进行清分;社会化公司则通过与商业银行签订服务合同,为之提供现钞清分等服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流通中现金快速增加,人民群众对现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清分工作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仍不高

作为现钞使用大国,我国现钞整洁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据调查发现,在社会上流通的人民币中不宜流通比例仍较高,经过机械清分的钞票占比较低,人民币整体整洁度仍有待提高。

2、假币支付现象时有发生

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收入现金后,临柜人员只是利用点钞机进行简单的计数和识假,坐支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点钞机识假能力有限,每年媒体都会曝光数起商业银行收付假币的情况,假币的误付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破坏了人民币的良好形象。

3、现有清分能力难以满足需要

一方面人民银行由于体制原因,导致清分效率低、清分成本高,钞票清分能力虽然逐年稳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占市场上流通现钞比例不高仍较低;另一方面,钞票处理中心的布局较集中,钞票处理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成本、风险都成倍增加,回笼钞不能及时有效清分。同时,由于存放时间长,回笼券的质量也将受到影响,导致钞票清分时拒钞增多,清分效率下降。

商业银行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大多缺乏清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只有少数商业银行设立了专门的现金整点机构,对基层网点上交的现金集中进行清分处理,大部分商业银行只依靠基层网点临柜人员对收入的现金用点钞机进行简单的挑残识假。

4、清分标准不一致

商业银行按各自需要配备中小型清分机,清分机品牌五花八门,机具性能参差不齐,参数设置没有统一规定,操作员素质也有高有低,导致清分出的钞票质量与人民银行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二、社会化清分的可行性分析

1、社会化清分的意义

社会化清分是指由独立于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第三方专业公司,对所在地区商业银行的回笼现金进行集中清分处理的系列工作。要从根本上提高市场流通中现钞中的整洁度,实现假币“零支付”,满足社会对更好现金服务的需求,仅仅依靠人民银行自身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入社会力量对现钞进行清分,实现现钞清分业务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现金处理和保管成本,钞票处理风险集中可控,这将极大地改善市场流通现金整洁度,有效阻截假币流通,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

2、社会化清分的可行性

(1)政策没有禁止。虽然现钞清分工作对象特殊,带着不少神秘色彩,但现行法规只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对收入的现金进行清分整点,而对于如何组织清分工作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也就为社会力量参与清分工作提供了依据。

(2)市场潜力巨大。2014年底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净投放现金1688亿元达5万亿以上,现金需求量还将继续增长。面对如此巨大的现钞清分业务,社会化公司大有可为。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民银行清分能力有限,商业银行一方面出于成本效益考虑不愿投入过多,另一方面为提高竞争力,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专心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一种趋势。现金清分业务社会化,可以极大地降低设备购买和维护费用,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员管理及监督成本,最重要的是可以将现金清分中存在的风险转移出去,这也是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

(3)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由于市场广阔,通过向商业银行收取一定的清分费用,社会化公司完全可以通过规模经营收获较多经济利益。如果加上其它配套服务,如上门收款、押运、为ATM机配钞等系列化服务,前景更加诱人。同时,社会化公司的积极参与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清分能力的不足,极大地提高流通现钞整洁度;另一方面通过集约化经营节约了整个社会的资源,使得现钞清分风险集中可控。据悉,湖南、上海和深圳已有社会化公司开始尝试开展此类业务。

(4)国外有不少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从国外经验来看,中央银行纯粹的钞票处理职能正在弱化,钞票处理业务逐渐推向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社会力量参与清分业务,变清分业务为商品,向商业银行提供服务。如,德国中央银行将自身参与清分的比例上限确定为50%,剩余的则通过推动商业银行、金融押运公司等机构积极参与来处理。巴西中央银行与得利来公司签约,巴西境内70%的钞票交由得利来处理。

3、社会化清分模式设计

(1)布局。社会化清分可适当集中,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现金流通量,在每个地市设立1―2家社会化公司,实现对该区域商业银行回笼券的及时全额清分,而不必像以往那样层层调拨到人民银行后再进行。

(2)组织模式。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鉴于人民银行的管理职能以及多年清分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可成立由人民银行牵头、商业银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会员制清分公司,自主管理,自负盈亏,向商业银行提供现钞清分服务。另一种模式是成立纯粹的商业化清分公司,由社会力量自行组织,向商业银行提供清分服务。

(3)收费标准。清分价格如果收得太高,商业银行接受不了;收得太低,对于自负盈亏的社会化公司而言,又难以维持正常运营,因而需要根据清分成本,同时考虑商业银行的接受度,综合制定双方都满意的标准。

(4)工作目标。未来的现钞清分主要由社会化公司来完成,人民银行不参与具体的清分工作,只负责制定规则,监督执行,对社会化公司已清分的钞票进行质量抽查,对残钞进行清分联机销毁,商业银行则将清分业务外包给社会化公司。

三、有关建议

社会化清分工作虽然是顺应时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但由于清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及高风险性,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着政策支持、职责定位、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化清分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为提高我国的现钞整洁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1、明确的政策支持

目前对于社会力量参与钞票清分工作没有明确禁止,但国家以后是否会出台不同的政策也未可知,仍然存在着政策不确定的风险,由于前期投入高,这使得社会化公司要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人民银行应出台明晰政策,增加清分业务操作环节的商业化和社会化的模式选择,从而明确社会化清分的合法地位和优惠政策。

2、清分参与各方明晰的职责分工

要突出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监管地位,将人民银行从具体清分作业中分离出来,通过制度建设、标准制定、作业评估等系统机制,加强对社会化清分标准化作业的指导、监督管理和业务限制。商业银行将清分工作外包,社会化公司则按人民银行制定的制度从事具体清分作业,接受人民银行的领导、监督。清分工作参与各方职责明确,各司其职,才能有效提高清分效率。

3、出台统一的清分作业和设备标准

人民银行要制定清分作业和清分设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从源头上把握清分质量。社会化清分在设备投入时,尽可能向符合央行标准的设备看齐,在操作规范和风险控制等方面也要明确规定,使其清分工作符合央行要求。只要社会化公司的清分设备质量能达到人民银行要求,清分过程安全有序,人民银行就可以认可其清分结果,不再全额重复清分。

4、严格的风险控制

对于社会化清分的风险控制,一是可借鉴人民银行在这方面的经验,做到人防、技防和物防相结合,通过制定严谨周密的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加强操作员工的管理、高清摄像头全方位监控、在独立封闭的车间工作等等措施;二是可以借鉴国外中央银行的做法,社会化清分单位必须对处于清分状态的钞票提供商业保险,给予资产抵押和担保,或者对代清钞票进行限制等操作,加强资金风险控制;三是人民银行切实履行对其的指导和监督职责。

5、有效的成本管理

在解决了政策、职责、标准和风险控制等问题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考虑成本问题。社会化公司应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良好的内控制度以及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机制,将现钞清分成本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适当盈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海燕、肖睿:钞票清分社会化问题思考[J].西部金融,2011(10).

[2] 窦楠、张云初、陆永烨、李沛扬:人民币现钞社会化清分监管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4(10).

[3] 周波:关于促进现金清分业务发展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6).

上一篇:比特币的发展研究综述 下一篇:中考作文的“五步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