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成就完美

时间:2022-06-26 10:59:3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细节越来越受到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重视。从词典意义看,“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细节”理解为形成于特定教学环境中的、构成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细节看似随意,而随意中常常饱含着爱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往往体现着思想;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藏着深深的智慧。

一、点面诠释细节

前不久,在我校老师执教的一节市级观摩课上,老师让学生推荐一名朗读机会少的同学读课文,在这名学生读完后,老师问这名学生:“你和自己比较觉得有进步吗?”学生回答有进步,并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感到满意。老师随即说:“祝贺你有进步。”然后进入下一环节。这一细节本身很不错,它体现了老师对课堂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但深入一下,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对答都是一对一的单项评价交流。这使我反思日常课堂中与学生交流的环节,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教师不能做到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情况,特别是与学生交流的环节。当你在与一名学生交流时,无法对其他学生给予关注,那么能否尽量通过你的体态、眼神、评价语等多种调控手段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注。我们应反思上面提到的教学细节,注意将自己对学生个体一对一的单项关注拓展为对全体学生的整体关注。

二、评价打造细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都会特别注意以精炼、准确来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这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只是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自己讲授知识的语言,却忽视了对学生回答及操作等学习活动的评价语言的考量。有些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不完整、重复别人的发言,甚至是根本不会,课堂上出现这些情况,有老师会这样去评价:

他说得不完整,谁来帮帮他呢?(潜台词是:否定学生的发言。这样会挫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

不对,请坐。(潜台词是:说不对就不要发言。下次学生还愿意举手发言吗?不管对不对,学生会发言,说明他已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你在重复别人的发言,你没有认真听讲。(潜台词是:你没有认真听,你是在抄袭别人的发言。如果是没听,他怎么可能说出别人的发言呢?说明他还是思考才得出的答案,只是思考时没听到别人的发言而已。)

能举手回答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也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对于答错、回答不完整、重复别人发言的学生,教师如果能给予鼓励,肯定他们举手的勇气和积极性,让他们有信心继续思考,逐渐养成积极的思维和发言习惯。学生说错时,老师应说:“说错了没有关系,你能勇敢回答问题,已经很不错了。仔细动脑筋,再想想,好吗?”学生重复别人的答案时,老师应说:“哦,你肯定认为这个很重要,所以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样带点幽默的口气,既能缓解学生的紧张和尴尬情绪,又给予暗示:“以后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学生没有答完整,老师应说:“你虽然只答对了一部分,但已经很不错了。继续努力哟,老师相信你。”

三、爱心滋润细节

一次公开课上,老师叫一个男孩站起来回答问题,这孩子结结巴巴好容易才把话说清楚。听得出来,他口齿不太清晰,老师“善解人意”地说:“哦,原来你有先天缺陷呀!”刹那间,男孩的脸红了,接下来,他再也没有举起手。

让我们走进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吧。第一次,学生把句子读破了,他说:“这句话比较长,难读,请你再读一遍。”第二次,学生又把字读丢了。接下来,一连读了七遍,学生都没读正确。于老师没有失去耐心,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教给方法,终于在第八次,学生读得既正确又流利。那令人感动的“第八次”呀,他给予那孩子的仅仅是一堂课的自信吗?那爱心滋润的细节,带给孩子的也许是一生的精彩。

四、思想引领细节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威尼斯的小艇》的教学片段:学生朗读课文二三小节之后,互相交流后,王老师说:既然“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咱们把这句话改一下,改成:“行动起来,轻快,灵活,好像一条蛇。”行吗?这是我想请教的第一个问题。还有第二个问题,课文说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轻快,灵活,两个词连起来可以怎么说?

生4:既轻快又灵活。

生5:又轻快又灵活。

生6:不但轻快而且灵活。

生7:轻快又灵活。

师:好,说得好极了。那我现在把这一句改成:“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一条蛇。”行吗?这就是我想请教的第二个问题。咱们这样,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两个问题呀,愿意研究哪个问题你先做个选择。然后自己想一想,有了心得以后还可以跟同桌或者是前后桌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细节设计,让学生抓住“仿佛”这个词和“轻快”、“灵活”连起来还是中间一个逗号好展开讨论,思路清晰地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活动,又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了文章这样写的好处。

五、智慧升华细节

细节无所不在,但如果缺乏应有的智慧,那么一个个精彩细节最终将与我们擦肩而过。手机是一种通讯工具,但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成为教育的有效手段,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去农村送教的黄老师的习作观摩课《我的老师》。上课没几分钟,黄老师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忽然响了。坐在后边的听课老师窃窃私语起来,学生霎时也不约而同地注视着讲台。随即,学生们都笑出声来:“校歌,我们的校歌!”有几个活跃的学生开始哼唱起来。黄老师没有阻止学生的哼唱,也没有接听电话,且跟着学生哼的旋律一边轻打节拍,一边说:“对,就是你们学校的校歌《永恒的理想》,让我们一起尽情地唱吧。”伴着手机的音乐,学生们放开了声音。

歌毕,教室里特别安静,他们都瞪着眼睛看着黄老师的一举一动,语文课里的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歌声犹如一块强大的磁铁,吸引住了学生。黄老师问:“你们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吗?”“知道。他是我们的陈校长。”“谁谱的曲呢?”“我们学校一位已经退休的戴老师。”“陈校长和戴老师一起创作了许多校园歌曲,一首《小天使》还在省里比赛获了奖。”“那你唱几句吧。”“好。”说着这位学生张口就唱:“问问老师,问问自己,谁是快乐的小天使?”一位学生补充道:“他们俩为别的兄弟学校也作了校歌《心中的歌》,在《中小学音乐》杂志上发表了呢。”黄老师说:“你了解的也真不少。同学们,你们确实很幸福,有这么优秀的校长和老师为你们谱写校歌。”他顿了顿说:“你们能谈谈唱自己老师谱写的歌的体会吗?”“唱校歌,我感到很亲切,因为它是我们自己学校的校歌。”“我心中涌起的不仅是这种亲切,还懂得了什么叫自豪。因为校歌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的,自己作词谱曲的更少。”“现在,学校每天在午间播放校歌,这既是一种音乐艺术的享受,又是一种生动的尊师爱校教育。”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创新。好的教学细节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能够有效整合师生之间的教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挖掘出教学的深层意蕴,从而实现教学的潜在意义;能够诱发和创造教学现场的高潮,使课堂生成更生动、更有价值和意义。所以说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不“细”,精彩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作为教师,我们不必苛求每个细节都是完美的,但是有必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优化课堂教学细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因细节生成而更深刻、更精彩。

上一篇:正确认识迁移规律,全面优化认知结构 下一篇:掌握描写方法,文章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