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学困生摆脱困境

时间:2022-06-26 03:45:35

让英语学困生摆脱困境

摘 要:英语既是活的语言,也是枯燥无味的语言。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动力,学生如果对英语课堂、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学习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作为一个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关键字:兴趣;态度;教学方法;爱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27-01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学英语无用,只要学好汉语就够了,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英语是多么重要,许多外商的投资以及大量商品的进出口都需要用英语来交流,不学好英语又怎么能沟通呢?因此,学英语势在必行,作为一个英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点。

二、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有“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要使学生感到愉快,这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学业取得进步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对回答问题好的学生说:“Very good”, “You’re very clever”, “Great”,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洋溢在欢乐之中,大脑皮层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学生学习兴趣也就有效地激发出来。如学生在课堂上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老师不能加以批评,特别是在学习上不是很好的学生更不能如此,因为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那些学生对学习更不感兴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课上用浅显的语言和他们交谈,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产生成就感,这样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三、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深钻教材,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如何巧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呢?笔者认为应巧用一些格言、谚语、歌谣、谜语和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采用这样一个歌谣来帮助他们记忆单词:“rabbit,rabbit小白兔,panda, panda 大熊猫,duck,duck扁嘴巴,elephant 大象长鼻子……”。这样既帮助他们记忆了单词,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还叫了一些同学来表演各种不同的动物,让其余的同学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动物,这样他们学起英语来就不那么枯燥无味了。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就是再差的学生学起来也有兴趣了。

此外,我们还用做比赛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好强、好胜是学生的一大特点,利用游戏比赛法教学,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让学生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迸发出来,尤其是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它还能令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次,我在教室里拾得一支钢笔,我拿着它,问了几个同学:“Whose pen is this?” 可他们都没有回答,他们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是谁的钢笔,于是我让学生拿着它去问其他的同学:Is this your pen?No, it isn’t. Whose pen is this?I think it’s …’s pen.问了几个同学还没找到失主,后来我让学生课后分组去寻找失主,看哪一组最先找到,但我规定,一定要用英语来表达。

好动又是学生的另一大特点,教师如能把学生好动的特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也是增强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要求学生坐得端端正正,教师讲课时面无表情,学生会觉得愉快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慢慢消失,直至没有,甚至会厌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开展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要常搞常新,精益求精;活动要有魅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要实用,不能搞形式主义。

四、多表扬,少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从来不知道学习快乐的孩子,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克服困难的自豪感的孩子,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学困生屡遭挫折产生失败者心态,对学是恐惧、畏缩。因此,教师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这类孩子的自尊心,把较易的问题留给他们,为他们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帮助他们从“小”成功开始,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重树其学习的信心。

对于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予以肯定性的鼓励评价,因为这种肯定性的鼓励评价,实质是对孩子的能力、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在班集体中地位的评价,代表着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心理发展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可以增强他们再成功的信心与动力。所以上课时我会用一些小道具如盖有“terrific”的sticker,每次只要举手发言不论对错都会给一张“terrific”。就是这一张张小小的sticker调动了那些常年不肯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样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凡是他们有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表扬,以鼓励他们学英语的信心;凡是有错误的地方应耐心细致地纠正,尽量少批评,多表扬,在他们平时的作业中多给几个“good” “great”之类的词语。这样一来,他们就觉得教师喜欢他们,学英语也相应地有了兴趣。

五、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

对于学困生,单纯地依靠课堂肯定不行,还需要英语教师多用一些课外时间来辅导他们,细心讲解,耐心辅导,孜孜不倦,循循善诱,这样他们的英语成绩就会慢慢提高,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许多教师很重视上好课,但对于课后的工作却不是很重视。事实上,只有把课上的训练与课后辅导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有“情”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对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学生初学英语时都兴趣盎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容量的增多、学习难度的加大,兴趣的保持程度则会因人而异,出现差异,有的学生甚至会完全丧失兴趣。针对这一自然现象,教师应该多关心鼓励,多给予实际行动上的帮助,从众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渐,更要亡羊补牢。

著名作家冰心讲过,“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亲相爱的朋友。要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应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要处处都以长者的身份去压学生,甚至使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隔膜,学生就会讨厌这样的教师,也会讨厌这个教师任教的学科,学习兴趣就会因此而丧失殆尽。教师应对自己的学生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总之,教师在通过与学困生接触沟通,确实了解学困生之后,若能做到让学困生在自觉信任自己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改进教法,细心指导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每一个细节,那就像是为他们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帮助他们在浩瀚的蓝天中自如飞翔,享受学习英语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 童德珍.学习英语的情感与氛围[N].广东科技报,2009.

[2]隋雪.学习困难生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1.

[3]周永垒.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探讨 下一篇:让学生学会创新乐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