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时间:2022-06-26 01:56:02

用“互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摘 要】习作永远是语文老师心中的一块疤,如何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写作,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探讨的主题,只有逐步摸索并总结经验得以推广,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只有在理论的研究和指引下,我们的教学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的学校才能实现内涵式发展。为了提高习作的实效性,体现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尝试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来改善无素材可写,转变传统作文评改方式的弊端,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作文活动,并以此为桥梁,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互动;批注;仿写;互评

一、课前批注

尤其对于高年段的孩子来说,阅读时要求学生随时圈点,批注、释疑,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一项会在每课预习前让孩子们完成,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仍会存在应付式的态度,但真正落实到位,课堂中孩子们通过课前的所做的批注互动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穷人》这篇文章时,课文两次提到沉默,最后一次是桑娜把西蒙的死告诉丈夫,等待丈夫决定时沉默了,我顺势抛出问题:桑娜此时想些什么?没想到此时竟有一只难得一见的手举了起来,回答到“桑娜把西蒙的死告诉丈夫,担心他因为生活的困难不会答应,为她擅自做决定而责骂她,她做好了甚至是挨打的准备,所以选择了沉默。”这是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而生成的见解,思维非常的清晰,能有所想,相信也能付诸于笔端。而这都得益于养成课前预习写批注的良好习惯。

在今后的阅读中,对有价值的地方学生都会养成摘录,思考,或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当学生重新对它们进行筛选组合,它们就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课中模仿

1.读后有写――仿作。

指导学生对范文进行仿写应该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句段开始,再到篇章,甚至于扩写改写续写等。当然模仿绝不是被动的照搬,更不是因循抄袭,而是在领略范文佳作的写作技巧、结构模式和神韵风格中,得到触类旁通的启示,从而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1)仿写句式。

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练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尤其是现代诗歌的语言,少了格律的严格要求,又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多种多样的修辞表达技巧,会让作文增色不少。于是,我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仿句的能力。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其中第9课是儿童诗,孩子们通过学习,仿照句式,将自己的生活融化当诗中,写出了《乡间》随性而又发自真情的流露。

穿过一座座大山,

走过一条条高速路,

终于回到了乡下。

看一看那可爱的小鸡;

瞧一瞧那忠诚的大黄狗;

走一走那泥泞的山路;

这就是乡间的享受,

自由自在,令人难忘。

2)片断描写。

记叙文的描法很多,有人物描写、景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学生如果能使用到位,就能让形象更加的丰满。例如在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的学习中,有不少的孩子学以致用。如写到李同学在鼓号操演练的过程中如何看待苦和累的时候,借助了别人所看到的情形以及通过李同学自己语言及动作来展示了他这一特点。将本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地运用到习作中,一点都不牵强。

3)章法模仿。

每一篇优秀的范文都具有完美的布局谋篇的章法,比如读了《小嘎子与胖墩的摔跤比赛》,孩子们仿照文章的布局以及通过抓语言、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写出了下面的片段:

“要不――撕名。”

“是吗”蔡建良跳起来,立刻来劲了,“是军旗式撕名牌还是随便撕?”

徐思琴说:“随便撕。”我们女生为一组,他们男生为一组,我和徐思琴是队长,蔡建良和万佳俊为队长,我们各自虎势儿一站,起初万佳俊精神抖擞,欺负女生队。刘畅是百战百胜的,可是因为女生队有我这名大将,他总是占不到便宜,突然蔡建良大喊:“老孙来也,妖怪,哪里逃。”然后,风一样的跑来,跟我撕名牌,我们撕了很久,还是没有分出胜负,当徐思琴带领其他女生,“消灭”了其他男生,来帮我的时候,我更用力了,最后我们围攻了蔡建良,以1比0胜过了男生。

4)写读后感。

在阅读中,每个人都可能会被人物高尚的精神所感动,可能会被文中真切的情感所感动,能引起学生健康情绪的共鸣的文章,有感染性的文章,提倡学生写读后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亲身感受、体验生活,有感即发,有情就写,哪怕只有三言两语,只要出自真情就好。读后感形式灵活,自由,易于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做到心有所动,情有所发,才会写有所得。

三、写后互改

这种习作改不同于传统式的老师一人包办,花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去批阅,当发下来作文本时学生以失去了期待时的那份热情,对修改作文也起不到多大的帮助。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互改,相互交流切磋。当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后,将自己的作文和小组内同学的作文进行交换,同学间相互评改,保证每篇文章至少有2至3个评语。这样下来,一名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不仅完成了一篇作文,而且评改了2至3篇同样要求的作文,同时还得到了2至3个同学的评语,克服了传统作文评改方法中反馈周期长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当然学生在进行作文互评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评改作文,如何写评语。

阅读和写作既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双管齐下,一箭双雕,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以上基础上再进行师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实践的模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就一定能取得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仙人指路补仕VS卒底炮平炮兑车最新布局动态 下一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