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型学习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

时间:2022-06-26 01:55:10

小组合作型学习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

一、 支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因素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它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组合作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由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到更加关注学生性格、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由传统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关注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2. 倡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预习――合作――展示的环节都是在学生自主的活动里进行的。因此这样的课堂教学做到了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肯学、想学、会学和立志学。真正实现终生学习。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称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能力。

3. 倡导培养兴趣为主,解决学生学习的源头

课堂应该是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神坛、青春飞扬的场地。学习是体验快乐和收获成功的过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头。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课堂学习里可以“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这个过程就是一次收获成功和体验快乐的过程。学生的快乐学习过程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践有效教学的途径

英语教学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教学。紧扣“教”与“学”,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时学习为主”向“研究式学习为主”转变。教师通过英语课堂在达成英语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双重体现英语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5. 构建了和谐、开放、自主、创新的课堂生态

《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改变过去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倡导合作与交流的方式。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直接的、频繁的交往和紧凑的合作、自主的交流,通过课堂生态各生态因子之间的互动,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呈现出和谐、自主、开放的特点。

6. 转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理念,“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等活动中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和纠错。这样的英语课堂诠释了新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从教学角度看,学生独立性和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是教师的学法指导。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不仅解放了学生,更解放了教师,真正体现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二、 实践操作中的几个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课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初步实现了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但在英语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了课堂模式改革后的英语课堂有这样几个问题要解决:

1. 课堂教学模式化,没有英语课型区分和课型特色

英语教学考察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这决定英语教学应有不同课型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不应与课型冲突。我们现在的统一的课堂模式教学让很多英语课全部或部分转变成了练习课,没有英语的课型特点,更不能全面有效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目标,偏离了《标准》的方向。

2. 教师的示范作用被过度弱化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听读的量、质、重复等是说和写的基础。但课堂完全模式化、格式化,完全以学生合作展示为主,失去了教师的示范作用,课堂用语英语化和呈现、操练情景化实施弱化了,听、读英语的时间被减少了,输入减少了,输出的也相应减少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没有相应的增长。

3. 无法有效实施课堂中设计的环节

课堂上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预习中掌握知识点不准确,没有通过合作交流解决困难,学生课堂提问、发难等都会影响课前设计好的导学案的实施,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修正教案,灵活操作。这就是课堂中的设计,也是教案的第二次设计和完善,但现在的课堂过于模式化无法进行这个课堂中设计环节。

4. 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以阅读为例,阅读有三个功能,即: Reading for fun,Reading for information,Reading for writing。 这三个功能如何体现和融合在小组合作课堂的英语教学中呢?备课时我们应改变哪些策略呢?

总的来讲,由于过度地课堂教学格式化、模式化就造成了以上几个问题的存在。在轰轰烈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中,我们踏出了这一步,还要继续前进。要在“继承”后“生成”,要在“接受中质疑”,要探究英语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形式,笔者认为,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英语学科特点联系起来,“破贴”再生成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又不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教学形式。

三、 合作探究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 英语课堂教学应有课型区分,要优化各课型的课堂结构

英语课堂应有英语课型特色。听说读写各种课型都应具有各自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应组织好各种课型,发挥各种功能课型的特色。我们不反对模式,但每节英语课的课堂都模式固定化又是不可取的。就阅读教学而言,重要的阅读技能如理解语篇大意、略读、找读、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预测下文、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图表信息等都只能在完整的篇章阅读中取得。如果教师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对课文进行肢解,逐段呈现、讲解、操练,不能让学生整体感受语篇、完整理解语篇意义。教师应该在整体语篇阅读上寻求策略。

2. 坚持继续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通过预习、思考、合作、交流仅仅能解决学生部分问题,发挥部分作用,但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决定了应把教师的示范融合入课堂教学中,融合与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中,学生的操练、生成都以教师反复呈现为前提。以学生为主,并不能削弱教师的重要性。学生合作、探究并不能失去教师的示范。

3. 继续完善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的自学方案,自学方案要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扬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这是编写“导学案”各环节主要的指导思想。

(1) 导学案的导入部分应问题化,不应习题化

导学案的导入可以以提问题、完成表格、编制对话等方式。导学案应引导学生关注对知识点本身的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而不是完成对题目的一次性解答。

(2) 导学案应体现层次化

学案的编制应层次化,应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导学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和不同的完成标准。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被边缘化。

(3) 导学案可重复使用性

它不是一次性的,我们要把它利用起来,让它成为学生随时自我检测的题签和课后复习的导线。

(4) 导学案应具备为不同的英语课型服务的功能

我们把导学案视为英语课堂抓手,不同的课型应有不同的导学案编制体系。

上一篇:让知识点的讲解不再枯燥乏味 下一篇:运用“任务型”途径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