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任务型”途径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时间:2022-05-27 01:51:02

运用“任务型”途径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摘 要:英语新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加强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型”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能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课堂教学 能力培养

一、 理论依据与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避免在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倡导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取语言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潜移默化的实现人格培养的过程。

现行的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话题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中心任务,各册教材之间围绕一个主线前后呼应,紧密联系(如Home and Family, People and nature, ...), 适合于以话题和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

下面以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 Book 9B Unit 2 Robots (Reading Robots at home I)为例,对这一节课的任务设计进行案例分析,阐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完成任务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本课时是阅读课的第一课时,本课时的语言目标是读懂话题内容,能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情感交流,提高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文生词多,阅读量大,如果采取词汇、语法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二、 任务设置与完成过程

Step 1. Revision

Do you want to own a robot? Why? Encourage Ss to say as much as they can.

任务1让学生阐述希望拥有机器人的理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挥合理想象,引用在Welcome to the Unit中学过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说出机器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一任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对生活也有不同的理解,人人都有话可说,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Step 2. Presentation

1. Have a brainstorm. Now we know robots can help us in so many ways. Please tell me if robots can do the things correctly all the time. If not, what’s the reason? (virus, bad programs, use incorrectly ...)

2. Close your books.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After listening, tell me what caused the problem.

任务2让学生猜测机器人出现故障的可能原因。学生初听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对课文中没出现但学生能自己归纳的、能够成立的答案特别提出表扬。这里表述的发生故障可能原因给后面学生设计自己理想的机器人埋下了伏笔。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对活跃学生思维、展现个性、增强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值得大家尝试。

Step 3. Practice

1.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please read Paragraph 1 and 2.Try to find the details about the first person to own a robot.

2. The robot brought many advantages to Mr. Jiang. Please read the text from Paragraph 3 to 5. If necessary, you can have a discussion, and then list the advantages.

3. Mr. Jiang was happy with the robot. Unfortunately, the robot caught virus and caused many problems. Please read Paragraph 6. You can have a discussion, and then list the bad changes.

4. The robot caught a virus, things started to go wrong. Please read Paragraph 6. Find what Mr. Jiang decided to do with it.

任务3首先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述Mr. Jiang个性、职业、需求等细节的句子;再阅读课文,回答老师设置的问题,找出机器人给Mr. Jiang带来的美好生活的词句,体会他的愉悦心情;最后阅读课文,回答问题,找出给他带来的困境以及他的无奈。鲜明地对比其中的变化,引起学生逐步对“要”还是不“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把握课文,得到心灵的共鸣。

Step 4. Discuss

1. Read the text. If your robot goes wrong, what will you do?

2. We can see that robots can bring many advantages yet they can cause many problems. Do you still want to own a robot? Why?

任务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视角来分析如果自己也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处理。分析现代科技产品正反两方面的利弊,做出自己的选择。学生对此类密切联系生活的课文有兴趣,他们有超出教师想象的视野,他们的想象力极其深远、丰富,甚至有学生能够根据前面提到的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设计ideal robots的想法,鼓励学生运用观察、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可以使学生自我感悟语言功能;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能够使他们产生极大的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自我教育,取得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Step 5. Homework

1. List the good and bad points of having a robot.

2. Design your own ideal robot.

3. Say what you think of the idea.

三、 教学反思

1. 任务型教学强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深入。

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承上启下,围绕教学模块,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有利于素质培养。

3. 任务的完成过程就是师生、同学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进行人际交往、信息交流。在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的活动中,老师应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指导,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不能让他们成为看客,避免分组活动仅成为展示个别优生的舞台。成功就是最大的激趣,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自我感受到本节课中知识掌握的情况,感受到进步和提高。

4. 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拓展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5.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通过活动积极促进了英语语言学习和社会生活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四、 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师教育技巧的“顶峰”。教师真诚地寓枯燥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于鲜活的生活情境中,润物无声地滋养了学生的心田,学生们自然会回报以热情、真诚和精彩的表现,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一石数鸟的意外收获。

上一篇:小组合作型学习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英语情境交际教学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