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06-25 11:42:39

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探讨

摘 要:合理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展开,而且可以为中小企业实现生产价值。然而从很多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今社会营运资金管理并未如我们所想。企业家或者管理者依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营运资金对企业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极少数企业会自主的明确经营企业的资金管理目标。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可行性有效性较强的策略。

关键词: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扶持

众所周知,企业运营的目标及宗旨是追求更大的利润,而离开资金和资源企业是无法赚取利益的。营运资金是一个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需要的资本。无论是国企外企还是私营企业,营运资金都与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着密切的联系,它影响的范围非常大,几乎可以波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意义重大。

一、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中小企业集资艰难

中小企业集资的渠道有很多,比如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政治性融资等。但我国中小企业出现集资困难的现象并非意外,集资渠道窄小无疑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荣喜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政策方面:国家很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弱。很多商业银行为防止卷进金融风暴往往只愿意与大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发展资金。限制了资金链相当于遏制住了企业发展的命脉,因而这种歧视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不同,在金融服务等方面会有特殊的要求和需求,这样会给银行的机制和服务带来不适。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尝试着创新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为他们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

(2)相对比大企业,中小企业担保规模要小很多,而且补偿制度也不完善,风险相对较为分散。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的信用担保业无法发挥其作用,无法满足更多中小企业急需提高的信用需求。而且没有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通常在企业初期一次性提供企业所需的一次性资金支持,没有后续的补偿制度。另外,信用担保业所指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也存在落后不完善的弊端,不但不利于规范信用担保业的法规建设,而且中小企业很难从法律的角度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3)我国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融资能力相对较差,严重打击雁行的积极性。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基础差、财务制度混乱、透明度低、信用额度低等。这些不但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在银行业内的信誉打击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中小企业自身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自身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额度。

2.中小企业资金运营效率低下

众所周知,企业的资金营运效率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营运效率高就意味着在商战里更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效率低则进而危害着企业的生存。我国中小企业运营效率低下的现象在我国非常普遍,有如下几个因素:流动资金的周转周期、周转存货的周期以及利用商业信用的程度。

(1)流动资产质量较低,有大量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就是流动资产流动不顺畅,而且账款数目的不符实造成了企业间的账目斗争。九几年我国经历了从效仿苏大林计划经济体制到想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阶段,过程中造成了很多问题,很多企业因不了解市场,盲目攀比扩大生产,导致了大量农产品工业制品的挤压。

(2)较少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好处(可以获取给你更多的资金而且可以取得较长的资金使用期限)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减轻融资负担,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融资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

3.中小企业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水平不成熟

(1)现金流动性大且管理混乱。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和创新,资金流动缺乏控制,现金预算模糊。现金多余或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系统管理,这种粗糙的管理制度注定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2)资金回收难,应收帐模糊,缺乏严密控制。

(3)存货积压,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缺乏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缺乏与市场的接轨,管理制度老化缺乏完善的存货计划和检查机制,直接导致了很多负面影响。

二、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恶劣

(1)很多金融机构比如银行等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

很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或者严格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主要是相对于一般企业,中小企业资本较少,而且能够创造的价值也相对较少,违背了银行效益性的经营原则。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信用较差,信用额度低,经常会出现逃债等不良现象,严重打击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2)国家扶持政策不完善

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也是我国中小企业集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一,法律方面:我国针对中小型企业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小企业很难从法律方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没有制定为中小企业办理贷款业务的专门机构。很多国家扶持制度依然没有落实到实处。

2.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结构不合理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只在乎资金管理的安全性效益性等,而忽略了资金管理结构的协调发展。带来的后果是企业营运资金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

应对不同时代不同机遇,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都具有其特殊性,因而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应基于本企业的实情,多多学习借鉴先进的资金管理经验,选择合适的营运资金管理方式,不断改善资金的流动的管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传统中小企业的弊端做到效益最大化。

3.中小企业企业家和管理者缺乏合理管理营运资金的能力

(1)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合理的公司管理机制,公司管理层混乱,企业管理者按自己的意愿经营公司。盲目扩大投资,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企业资金流失严重,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忽略了存货管理

很多中小企业忽略了存货管理的重要性,盲目扩大生产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大量货物的积压。一方面积压了资本导致资本无法正常流通,资金紧缺情况严重,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4.中小企业营运资金风险能力较差

(1)企业目标盲目夸大,不属实,与公司财政能力不协调。

一些企业在发展的初期或者面对挑战时,往往容易忽略投资风险,经常会盲目的扩大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这样就造成了积压资本长期投资运转周期长。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忽略了赊账的管理,很多企业为了提高业绩而忽略了赊账所带来的风险,造成了很多无法兑现的坏账。

(2)缺乏适度权衡风险与权益的能力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对流动资产的的运用缺乏计划,盲目追求效益,忽略了投资的风险,导致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严重缺失。

三、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营运管理的策略

1.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外部集资环境

开放的外部集资环境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是非常有利的,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尽所能拓宽融资渠道,从多方面引进外资,不断改善公司的运营制度以及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2.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营运资金结构

每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生产、供销等各个环节随时都可能发生新的变动。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主要着眼于自身的经营状况,不断在生产中仔细衡量,改善资金的营运结构,建立适合本公司的营运资金结构。

3.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

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者的财会素养,鼓励众多财会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4.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强化资金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在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时,应注意完善资金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推行营运资金的有序化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可能的提高节约成本。其二,中小企业应该强化营运资金等额风险预警系统的管理,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的防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凌真桂.浅谈营运资金的内部控制[J].金融经济.2011(20)

[2]左晓惠.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分析――以四川长虹为例[J].财会通讯.2011(17)

[3]王峰.浅析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08)

上一篇:“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差异辨析 下一篇: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评价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