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世界性流通”应正确把握用词

时间:2022-06-25 07:48:13

新闻的“世界性流通”应正确把握用词

摘 要:马克思认为,报纸工作要了解世界的“分针”运动,同时,以世界资本流通的角度看待新闻时效,力争“以时间消灭空间”。然而,许多新闻记者因“抢新闻”而缺乏新闻作品内容、形式的精品意识。本文以我国新闻业为研究对象、以许多新闻报道中的词语误用现象为切入点,辩证分析追求新闻时效与正确把握用词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世界的“分针”运动;“以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报道词语误用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056-02

一、市场化、全球化影响下的新闻业

以我国为例,新闻媒体单位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也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对于新闻媒体单位和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者而言,既要履行新闻媒介的职责,以正确舆论引导受众,弘扬正确价值观,向人民传递新闻信息,发挥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以及赖特所提出的娱乐功能,同时也应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同时,网络媒介对现代新闻业的影响日益强烈,我国现代新闻业渐渐呈现全球传播趋势,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新闻产品的生产效率亟待提高以适应世界市场竞争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从资本流通的角度,马克思深入阐释了时间对于市场经济的意义。关于报纸的定义,马克思是这样阐释的:“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从马克思的阐释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十分重视报纸的时效性,甚至把新闻报道活动比喻为一场战斗,认为新闻工作者要做好“经常的战斗准备”。另外,马克思还提出,报纸要了解世界的“分针”运动,即时刻准备好“抢新闻”,并将新闻报道的时间精确到“分针”[1]。通过分析马克思所提出的“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和“了解世界的‘分针’运动”这两个观点,马克思对时效性的重视可见一斑。

二、“以时间消灭空间”的“世界性流通”中,精品意识不可忽视

抢新闻、重时效,对于“易碎品”新闻而言是必须的,目前,这一观点也日益成为新闻媒体单位的要求和新闻工作者的口号。然而,抢新闻和重时效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时效性应当建立在精品意识的基础上。新闻报道要先求质量,再求速度。否则,既无法让新闻这一“易碎品”不碎,也会把新闻作品变为“垃圾品”,失去新闻的功能和作用。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2],认为媒介本身的特点深刻影响着传播效果和内容本身,然而内容仍是传播全过程的“国王”。世界范围内,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虽然在网络媒体的强大冲击下受众比例下降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不再出版纸质版,《新闻周刊》自2013年起不再出版纸质版,以《神州学人》为代表的我国的纸质媒体也逐步走向电子版。然而,纸质媒体却并未式微。在本地新闻、议程设置等许多方面仍享有网络媒体尚未超越的优势。这与受众群体特点、阅读习惯有关,比如许多老年人仍偏向于纸质版阅读,更重要的是,纸质媒体的内容优势。因而,不仅网络媒体应借鉴传统纸质媒体的内容优势,传统纸质媒体更应充分发挥“内容”这一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新闻报道中存在的词语误用问题

我国新闻报道的精品意识仍有待提高,以词语使用方面为例,通过分析“火中取栗”一词在新闻报道中的误用现象或许可以滴水观海。

“火中取栗”,出自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猴子(贝特郎)骗猫(哈东)帮自己从炉火中取栗子,猫手上、脚上的毛被烧掉了,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了。拉·封丹以猫为猴子冒险偷取炉火中的栗子来比喻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自己却一无所得。“火中取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在《旧闻杂忆》[3]和《郑成功》[4]等经典著作中都有“火中取栗”一词的典范用法。《文汇报》前任总编辑徐铸成在《旧闻杂忆·王国维与梁启超》中写道:“段祺瑞只是一时利用进步党的所谓‘人才内阁’作为他的垫脚石,而仁公成了他的‘猫脚爪’,火中取栗后,就被抛弃了。”郭沫若在《郑成功》第五章中提到:“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取栗。”

对比并分析一下许多新闻报道中对“火中取栗”一词的使用,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望文生义、错用误用该词的问题。

21世纪网2012年10月27日了转自《证券时报》、由证券时报记者付建利所写的《火中取栗 私募也来掘金垃圾股》一文,文章中提到:“私募老王这几天心情不错……他的自有资产和专户资产因为今年以来重仓了几只摘帽概念股,收益率都极为可观……如果在今年的弱市中重仓了这些品种,无异于创造了一段财富传奇。”可见,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私募老王”以较大的风险成功“掘金垃圾股”,并没有受人利用或是冒险行事使自己受到损失的意思。

“新浪新闻中心”2012年4月25日了转自大众网—大众日报、由房贤刚所写的稿件《火中取栗》,文章中提到:“当我看到马丁·瑞兹(Martin Rietze)拍摄的那些惊人美丽的火山照片时,我只能说,我的心灵受到了最强烈的震撼”,“他们不仅把拍摄喷发的火山当成了职业,更把它当成了一种人生追求!”全文仅围绕马丁·瑞兹(Martin Rietze)及其拍摄的火山照片展开,赞美了马丁·瑞兹和法国著名火山学家莫里斯·克拉福德夫妇。文章整体与“火中取栗”一词毫无联系。

“凤凰网财经”2010年2月21日了转自《经济观察报》(来源:国泰君安报告)、由胡蓉萍所写的《债券市场:火中取栗 一季度采取防御性投资策略》文章。文中写到:“投资者惟有在波动剧烈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在债市实现‘火中取栗’。”可见,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投资者自身应采取的措施和通过配置来为投资者降低风险,并没有被人利用、替人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的意思,也没有冒险行事、使自己受到损失的意思。

此外,大河网—河南商报2012年5月15日登载的《投资房地产信托是火中取栗?》、“新浪财经—国内财经” 2011年8月8日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登载的《融资平台贷新还旧难禁 城商行助力火中取栗》等文章中也存在对“火中取栗”一词的误用现象。

总结众多对“火中取栗”一词的错用现象可以发现,“火中取栗”在财经类新闻报道中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却屡屡产生误用现象。

四、词语误用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我国新闻业应当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力提高新闻报道质量。词语是构成新闻作品的基石,正确使用词语与新闻作品质量密切相关,体现着新闻作品的水平,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工作态度。

在我国新闻报道中,目前仍存在较多词语误用现象。这与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有关,与全球传播紧迫感的催促有关,也与记者、编辑自身因素有关。

首先,在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与全球传播紧迫感的催促下,记者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时间字斟句酌、认真推敲词语使用的问题。为了完成工作量,记者能够做到确认新闻来源、新闻信息真实就已经是很难得了。而编辑需要审阅的稿件数量也过多,在工作时间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分配给每篇稿件的审阅时间势必减少。另外,许多新闻媒体采编合一,记者本身亦是编辑,自己审查自己的稿件,很难发现问题。因此,就新闻媒体单位而言,应合理安排记者、编辑的工作量,以传媒经济学原理指导媒体经营、合理化解竞争压力和风险,不因市场压力而盲目缩减编制、过度增大记者、编辑的工作量。

其次,词语误用现象与记者、编辑自身因素密切相关。

1.在自身素质方面,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抢新闻的职业本能。有些记者、编辑可能存在词语基本功不牢的问题。处理寻常词汇尚可,遇到艰深或不常使用的词语就很有可能“拿不准”。出现望文生义的问题。陈力丹老师在《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与市场经济》一文中提到:“马克思是站在世界资本流通的角度看待新闻时效的……我们现在对抢新闻,还仅仅视为一种技术。没有职业本能。[5]”许多新闻工作者具有追求时效、抢新闻的意识,但这一意识并未内化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自然的采写规范。因而总是会因“抢新闻”而忽略新闻作品质量。这一理念只有融入到日常行事中,新闻工作者才能心中有、笔下有,自然而然地抢新闻,才不会仅仅是高喊口号或是一味“坚持时效”而忽略其他要求。

2.在工作态度方面,有些记者、编辑并未做到投入和认真。试想如果记者和编辑在办公桌上摆放一本《成语词典》或是《汉语大词典》,遇到模棱两可的词语就及时查阅,类似的现象一定会大大减少。在进行新闻写作和编辑时,记者、编辑不仅要做宏观内容的把关人,也要做词语等微观内容的把关人,这样才能制作出精品新闻报道。

3.在认知层面,没有充分认识到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担当起媒体的责任。词语误用问题不可小视。正确使用词语也是新闻真实性的一部分,关键部分的词语错用会误导受众,引起对新闻信息的误解,影响传播效果;次要部分的词语错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所在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火中取栗”在生活中常常被我们普通受众错用,记者和编辑在新闻稿件中的错用不会引起受众对这一词汇和相关新闻信息内容的误解,但新闻报道作为引导社会风尚、传播教育、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也应自觉担负起规范汉语用词、净化语言环境的任务。正确使用成语和普通词汇,看似只是小事,却体现着新闻工作者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而且,如果把新闻作品看做是对历史的记录,那媒体上的新闻作品也起着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用词问题更不可小觑。

五、结 语

追求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但对于时效性的追求应内化到新闻工作者的日常采写规范之中、成为职业本能,而且不可因追求时效而忽视新闻作品的精品意识。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 徐铸成.旧闻杂忆[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

[4] 郭沫若著.郑成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5] 陈力丹.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与市场经济[J].新闻记者,1993(4).

上一篇:张政勇 冬季养生多补水 下一篇:公共新闻:议程设置理论的改革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