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创建的基本问题

时间:2022-06-25 07:17:16

企业文化创建的基本问题

文化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就形成了企业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突出。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构建好企业文化,企业才能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从而达到更高的发展境界。企业追求企业文化不能走入以下误区:

一、企业文化可以脱离员工独立存在。员工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只有在员工中体现出来才能算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有这样一家上市公司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经常在报刊上见到它的各种经营理念,但对自己的员工却刻薄有加,不顾国家法规任意加重劳动强度,根本不讲员工的权益。企业的员工对于自己的企业是厌恶甚至是憎恨,那它还有何文化可言?

二、企业文化可以脱离于企业而独立存在。依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是不切合实际的企业文化,令企业的发展目标违背市场规律,使企业误入歧途。例如,一家文件柜的生产厂家奋斗目标就是要生产世界上最好的文件柜,生产经营却走入困境,经营者诉苦道:“我生产出最好最结实的文件柜,从四层楼摔下也不会损坏,可是就是没人买”,营销专家微微一笑反问道:“有谁买了文件柜把它从四楼上扔下来呢?”。这家文件柜厂经营走入困境是追求企业文化中对于质量不断进步的要求,而脱离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依靠这样的企业文化,企业甚至难以生存下去。

三、企业文化是靠宣传产生的。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点就是依靠宣传功能,但是单单依靠宣传建设企业文化就走入了误区。有些企业试图使企业文化成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把重点放到媒体来影响公众,同时把企业内部变成标语的海洋,从厂部到班组,从办公楼到工作现场,到处都悬挂或张贴标语口号。虽然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听起来激奋人心,但是这种理念是强加的,很难讲是是发自员工内心,这不是企业文化。

四、企业文化就是员工的行为规范。能否形成企业文化,是取决于员工对制度的真心拥护,假如这种做法令员工厌恶,企业就难以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强化纪律不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必要过程和手段。康佳取消了统一的工衣,国外很多企业实行的是上班时间自由选择,甚至在微软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招聘广告语:“你喜欢自由自在、手拿可乐、边听音乐的工作环境吗?”随意的工作环境并不妨碍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五、企业文化就是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活跃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看到一些宣传企业文化的文章,描述企业为了形成企业文化,组织各项活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这种认识过于片面。

定义上的混乱,使管理者甚至是企业文化的推广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认识不足,走入误区。对企业文化比较科学的定义是:应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提高人的根本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培育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内容,以塑造企业形象为基本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再简单一点说,就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思维理念和行为准则。那么如何使企业里的一群人具有统一的价值观、思维理念和行为准则,最基本的就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职责意识。 企业里的每个人接受的第一点教育就是明确自己要承担的义务。从这一点起步就抓住了根本!所说的职责意识就是对自身要承担的义务的完整准确认识、对履行义务的积极态度、努力掌握履行义务必须具备的能力并遵守规范。这个职责还不等于就是责任意识,它只是建立责任意识的起点。籍此建立的团体共识与承诺,再加上领导据此对部属工作的跟进风格,才有望达成责任意识。

第二,承诺行动。对待诺言的态度是企业人成熟度的标志,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并不会把价值观建立在孱弱的土壤上,而是首先打实基础,承诺是企业文化确立的根本基础。关于承诺有两个层面:第一,对誓言的坚决信守,这是企业对成员人品的底线要求,一个优秀的企业容不得借口满嘴的人。第二,成熟的成员应该深刻认识到承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式的承诺,比如职责说明与工作计划;另一种是无形的承诺,这种承诺来自成员的道德标准、对组织使命的理解、对局势的判断、对企业与他人的关怀、对责任的境界性理解。

第三,自律。人是被什么驱动的?伟大理想?主动精神?不是。人的多数行为是被习惯支配着的。习惯对人的行为起着主导作用,人都有走近路、利己、嗜瘾、图舒服、表现欲等的习惯,这些习惯会不自觉地被带入工作过程进而造成自毁承诺、降低质量、引起混乱。企业文化就要对这些人性短板有所规范,有效的企业文化必要在一开始就强调:企业是有一定纪律的,未必一切服从人性,至少是挑战人性的不良习惯。任何加入组织的人在得到尊重的同时都必须引入自律的意识。这同样是职业化水准的底线。

解决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解决了企业文化创建的最基本问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油气集输公司)

上一篇:激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悬崖勒马”的缰绳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