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年”的我

时间:2022-06-25 03:38:37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我在学生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工作十年了.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我从当年的青葱少女长成今天的大龄女孩;十年,我付出了,十年,我更收获了!十年来,每每看到学生们沐浴在阳光下、奔跑在竞技场、痴迷在书海里,就犹如看到当年学生时代的自己,就是在这亲切、真挚、幸福的感觉陪伴下。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始终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我敬畏教师这个崇高而有良知的职业,我深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学生的导向性也是极强的。所以我始终坚信:“学生工作无小事,尽心尽力最美好”。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说的非常好,“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大意是,君子平生有三大乐事,父母健在,兄弟安然,一乐也;对得起天地,二乐也;能得天下的人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的语录言简意赅,但折射出他伟大的仁爱之心和人性的光芒!“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多么有气魄的一句话,可见教师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就是得益于这伟大经典语录的教诲,我时时感到我是幸福的,我的工作是伟大而神圣的。使我在学生工作中洒下滴滴汗珠,收货了些许成绩;积累了得心应手的工作经验。在此,浅谈下我做高校学生工作的体会。

一、学生工作无小事

在高校的学生工作中,我始终坚信“学生工作无小事,尽心尽力最美好”,这是我这些年做学生工作一直坚守的尺度。其实,师生相聚一起学习也是一种缘分,我们对学生倾注了感情,学生们是会被感动的。在教育和帮助中付出了心血,是会有成效的,我们长此以往的耐心,事无巨细的关心,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会健康成长。首先,对学生的定位要准。大学生是有一定认知和辨别能力的群体,再加之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掌控教育方法,有的放矢,给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但需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适度的帮助灵活的提醒很重要。如果把学生管的太严,会使他们对高校学习和生活产生抵触和混日子的心态,从而疏远集体我行我素。所以,灵活和轻松的氛围是必须营造的。其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这是作为一个做学生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一点。亲力亲为,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期间不仅加深了师生感情,也很快使师生间零距离,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亲切感也让学生马上产生归属感和集体感,师生的关系就更融洽了。最后,在学生工作中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这就要求我们有全面的把控学生的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的动向,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还一头雾水,这样就失职了。这样你就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班集体,维持稳定,这是关键中的关键,这样才能对学生工作的进行保驾护航。

二、重视与学生的沟通

与学生沟通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也是时刻了解学生心理动向的方法。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有许多,对话、短信、打电话、电邮,等多种形式,但是通过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是最有效果的。面对面的对话,可以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等一举一动,及时了解和发现他们的心情与状态是否快乐或沮丧。因此我认为话语的沟通是我们开展学生工作的首要方式。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在完全的听话和说话,而是在听真话或谎言,善良或不端,重要或虚假;从而使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所以说,面对面的交流谈话方式是值得推崇的沟通方式。同时谈话的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工作对象都是大学生,空洞的大道理和大是大非都不用细讲,我们要掌握的是他们的心理动态,根据心理动态给予帮助、肯定、甚至是否定或批评。所以对学生所说的,不能盲目的肯定,更不能盲目的否定。多用尊重、征求、商量的口吻,让他们不仅觉得亲切,更有信任感。使学生在信任和肯定中体会尊重,在心底增强自信和健康。人与人之间具备了亲切、诚信、尊重的品质,还能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更何况是师生间,还能有难做的学生工作吗!

三、真挚、感动、正能量

做学生工作要倾注真挚情感,要有正能量。让学生感受到真挚感动伴左,正能量伴右,自己身处一个和谐可靠的集体,有值得信赖的老师。这样既可以避免工作的死板,又能以真挚的情感感召学生,拉近师生距离,和谐师生关系。要用这种真挚情感的正能量影响和向导学生,使他们体会到师生间似亲人般的感觉。其实,老师和学生也是有缘的,他是一种“业缘”关系。老师传道授业,学生继承与发扬。

在古代,师生关系是非常神圣和崇高的,“天地君亲师”,老师就占一位。因此老师这个职业是伟大的。我们要对我们的职业怀着一种敬畏之情,师者在于一个示范,身正才能为范,所以老师不能为范则就不是一个好老师,愧对“老师”这个称呼。当下,社会上有些较浮躁现象和急功近利思想,而做学生工作是默默无闻且辛苦也无多大建树更不得会有惊人成绩的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对工作者的心理是会有一些挑战性考验的。我作为一个学生工作者,时刻提醒自己应该沉下心来工作,没有绿叶就不会衬托出鲜花的美丽,我做的就是绿叶似的工作。倾注真挚感情且不求回报。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我学生的一切,我们向学生倾注真挚感情就是一种正能量。他是人性的良性循环,社会细胞的良性循环。倾注的真挚感情就是这个良性循环的载体,要用这个正能量来影响和帮助我们的学生,我们有希望,学生有希望,明天才更有希望!

党的十提出的“中国梦”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中国梦”其实就是”中国的力量”。中国通过自身的发展不断强大,就会使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就会使国力不断增强,也使国人自信心倍增。“中国力量“所发出的正能量是巨大的。其实感动的实质就是升华人们的真情实感和内心世界。

沉下心来做学生工作,亲力亲为,学生自然就会感受到老师的真挚情感和美丽内心,这种感动和体会,会对他们成长产生积极地影响。这种良性地影响彰显的就是中国的力量和正能量。由内而外,由小及大,滴水观沧海,由衷地感受到感动的力量是强大且伟大的。在此我衷心希望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同仁们,满怀真挚情感,传递中国正能量,重视学生工作,明白学生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用自己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大家都来了解、感动背后真挚的、如绿叶般平凡的我们。

作者简介:黄晶(1981―),女,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老师

上一篇:从英汉谚语中浅探中西文化差异 下一篇:报纸数字化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