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建设问题论析

时间:2022-10-06 03:05:07

现代博物馆建设问题论析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向观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机构,能够使更多的观众进入博物馆是博物馆的意义所在,服务好观众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博物馆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各博物馆能及时意识到各种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积极解决,以观众为本,创新理念。本文拟在博物馆周边环境建设及内部建设和维护方面来论证,使博物馆在服务观众方面取得最好效果。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认为“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法人资格,向观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我们可以认为博物馆主要着重于两点:对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展览;对观众开放且非营利。

面对日益变化的世界和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博物馆如何充分利用藏品资源,加强研究、扩充展陈、完善服务,提高向公众传播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的能力已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在博物馆周边环境建设及内部建设与维护方面来论证,使博物馆展览、教育、宣传方面取得最好效果,使之更好的服务观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博物馆周边环境建设

第一,博物馆新馆的周边问题。如今许多省市级博物馆都建设了新馆,但往往在短期内会出现博物管新馆建筑比较突兀,周边绿化及建筑控制地带不能合理规划的问题。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其一,周边道路拐弯不便,能够达到的公交车较少;其二,建设控制地带较小,施工噪音大,空气质量不达标。

第二,博物馆周边交通建设不合理。以云南省博物馆为例:首先,博物馆周边交通不合理。不熟悉的观众容易绕远路;其次,周边公路建设无序。这可能和地形有关系,车多人杂,没有很好的消音环境,建设控制地带同样较小。

(二)、博物馆内部设计及维护

博物馆是藏品的收藏机构,就必须在陈列设计的基础上注重对藏品的宣传以及便民建设。目前,较大的博物馆在内部设计存在的问题方面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藏品陈列顺序不统一。多数博物馆展厅内陈列藏品的是先按照材质再按时代排序的,大多数博物馆的展厅设计也遵循了这一原理。但在单个展厅内,往往会有展厅因为顾及陈列设计的视觉美感而忽略其年代问题,出现藏品排列间歇性的时代混乱。

第二,现代化陈列设施不健全。许多博物馆已经掌握了三维扫描技术,若能将文物的三维扫描图象全面应用最好不过。故宫博物院众多展厅就能将文物的三维扫描图应用于展厅,以便于观众能够全面的认识文物。现在很多博物馆对类似于三维扫描技术等现代化设施应用不够,致使某些博物馆陈列略显空洞。

第三,展厅导航以及休息设施不完善。大、中型博物馆建筑面积较大、藏品较多,观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其参观任务。很多观众进入展厅之后不能够清晰自己的位置或在面积较大的展厅找不到观众休息区。

第四,对馆内基础设施不按时维护。比如:内蒙古博物院在观众进入馆内时就有将矿泉水等水瓶留下的硬性规定,但是其内部能接饮用水的地方一度损坏停用。

第五,馆内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一些讲解员、安保人员不能完整准确的对藏品或展厅的具体信息进行了解;展厅的的基本要素不能够及时向观众反映。故宫博物院等展厅内的人员一般都能达到这些标准,而同样作为大型博物馆的上海市博物馆就显得略差。

二、改善对博物馆观众的服务

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这个主题反映出,21世纪的博物馆正处于重大转型的十字路口[2]。若想更好的服务于观众,便要以观众为本,改进自己的缺点。

首先,使观众了解到博物馆。对于临近地区的观众,可以采取经常制作展板或者到各片区宣传的方式;在宣传的同时宣传好博物馆周边交通,并提供乘车路线等服务;对于其他地区的观众,博物馆则需要建设好数字博物馆,贴出最新的学术动态,开通展厅动态浏览服务等。

其次,改进针对观众服务方面的缺点。针对于上文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解决,如:设置可行有效的观众留言系统且同时采用座谈会等方式;合理调整文物陈列顺序,保持每个展厅的陈列方向等方面的一致性;建立数字博物馆;在展览中融入现代的电脑多媒体技术,从而达到最佳的展览效果[3];在合适的部位设立座椅、饮水器等便民服务设施;对博物馆内一系列服务实施做到经常检查,且要保持良好卫生条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定时对博物馆人员进行专业文化教育、基本文化教育,并定期考核;博物馆讲解人员根据观众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水平提供侧重点不同的讲解服务等。

再次,理念创新,贯彻“公众喜爱”理念[4]。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队伍素质,抓好全馆人、财、物全方位的安保工作,强调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对不利于观众的服务设施各方面有针对性的解决,观众就会从不甚喜爱到喜爱到非常喜爱。

三、总结

中国的社会经济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同时中国的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是当前我国各方面需要贯彻的思想。博物馆能够招徕观众,教育观众,服务观众便是博物馆机构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同时能够使观众在万息变化的社会中继承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博物馆积极建设的同时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问题,加强博物馆建设,努力使博物馆的服务符合观众要求,积极创新,改革理念,才是博物馆事业长久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1月,第18页。

[2] 吕章申,《当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公众服务》,《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8期。

[3] 曾光,《以“上帝”为本促进博物馆的发展》,《近代中国与文物》,2007年第1期。

[4] 梁华平,《简论博物馆“公众喜爱”理念》,《近代中国与文物》,2006年第2期。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且行且思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