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一个高山仰止的话题

时间:2022-06-25 03:36:49

建筑评论,一个高山仰止的话题

很多人对我说过,“你们报纸应该多发表一些建筑评论”,这可能是所有专业报纸、杂志的编辑、记者们几乎都听到过的良好的建议。有没有评论,评论的水平高低也是评判一个媒体办得好与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大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努力了,但从人们不断的呼吁声中仍能感受到:做得还不到位,很不到位。原因是什么?

《建筑时报》的《设计》专刊从十年前创刊时就号称要做评论,开出了“建筑评弹”专栏,坚持了一、两年,著名专家杨永生先生对本专刊评价不错,向别人推荐说是“胆子最大”的专业媒体。因为我们对建筑,也对时事以及事件、管理等各方面都报道也常发表见解。对上海的一些引起全国反响的建筑以及建筑现象都曾有过“与众不同”的报道,比如东方明珠旁的国际会议中心,有着一个莲花宝座顶的金光外滩中心等,又比如“一城九镇”规划,还有人民广场、世纪大道、青浦新城的建设等,当然更少了不北京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长安街上的建筑等备受关注的建筑。这些评论,一部分是本报记者的采访、观察文章,一部分是读者投稿。在杨老先生的影响下,东南大学的郑光复教授,有了批评文章总是指定要在《建筑时报》发表,还有其他专家们比如曾昭奋、顾孟潮、吴焕加、布正伟、洪铁城等都曾经或经常在本专刊上发表评论。

和其他媒体一样,我们坚持得并不好,也得到了杨永生先生的批评。作为记者、编辑,专刊主编,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评论少,评论难,原因在哪里?思考之后大致总结如下,供参考:

需要勇气还要能承受压力

写评论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写哪个作品也需要慎重抉择。多数人在写的时候都背着一个包袱设计机构或设计人会怎么说,读者会怎么反应?因为既然是评论,一定有正、负两方面的评价,表扬的,会被人接受,即使讲得不在理。负面的,即使很有说服力也会得罪设计人。你评得再中肯也会被几块“你自己的作品也不怎样还敢评别人?”“你能拿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让我们看看?”板砖给砸走信心,何苦自己找骂?如无特殊原因,没有必要为自己找这个麻烦。当然打打“死老虎”、“落水狗”什么的,没有风险,还是会有一些人愿意借机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比如境外公司设计的作品、一些已被专家们在媒体公开反对的大型项目等。

被同行误解还只是小事,有可能还会招致更大的压力。比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是领导工程,我的评论文章中不仅点了名还对建筑师给了批评。事过多年以后还不断地有人问写了那篇文章有没有受到什么“待遇?”可见大家心有余悸的程度。我说,因为《建筑时报》是专业报,估计领导们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很多时候也真是这样替自己壮胆――他们可能看不到。不过因为文章在同济的《时代建筑》杂志发表过,专家们在某次会议上听到领导因此对同济有了一些想法,直接影响到同济承接上海市的一些政府项目。如果真是这样,哪个写评论的人能负起这样的责任,还敢再写吗?

还有一个例子。去年《建筑时报》刊登了一篇内容为建筑行业拖欠款问题难解决的文章,被国务院领导看到,一个电话打给建设部部长,质问为什么建设部的报告中说拖欠款问题经过三年的治理已基本解决,而自己主管的产业报却发出不同的声音?部长立即打电话找到上海建委主任和《建筑时报》的主办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裁,派了一个司长到上海,把本报总编辑招去给了一顿批评和几条指示。此后,凡是版面文章中任何有可能引起异议的字眼都要改掉,批评性的文章更要层层上报,主编亲审,多数自然难逃被“下版”的命运。这样的事对很多媒体是家常便饭,因为有各式各样的红线是不能逾越的,否则总编要被“下课”。原本窃喜专业报要自由得多,这次事件以后,谨小慎微多了。

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

评论当然不是谁都能写的。“外行”的评论会招致骂声一片。一些非专业人士的评论虽然也有自己的观点,也很有道理,但往往遭受专业人士的批评,比如一些大众媒体在报道上也常被批,因为专业知识有限,对大众产生严重误导。这样一来,大家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业内。总有人说,在国外专业的评论人员或建筑理论工作者大多不是一线设计师,评论家应是一个行走在行业边缘,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独立的职业,所以希望专业媒体的人员能够担起此重任。事实上各类专业的报纸杂志上都有评论,介绍、推荐等正面的评价难道不是评论?可见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正、反两方面意见都有的全面的评价,而“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金则钻,别揽瓷器活”。

《建筑时报》因为是报纸,与杂志有所不同。作为报纸的记者对事件、新闻、项目等,需要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自然报道也会有不同的观点,评论似乎是一种职务行为。包括崔恺大师在内的不少建筑师都曾动员我多写建筑评论,理由就是因为同行不便相互评,而我的身份刚好符合前面提到的半专业、媒体从业的条件。也曾有人说,“我认为你是中国建筑评论写得最好的”,邀请我对指定的一些建筑写评论,我说太过奖了,因为我缺乏这份自信。不在设计第一线,对设计的过程了解不够深入,对最新的潮流,对最新的作品没有专门的研究人员那样熟悉,眼界不够宽,评论的深度肯定不到位,不免会贻笑大方。

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做充分的了解

在没有对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有深入的了解,对一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师的想法有仔细的研究之前就不能随便地评论。事情的起因、项目的产生都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就它的背景、条件做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发表意见。而能够做到这样深入调查了解,也需要条件。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或偏见或个人喜好随意地进行评论,网络上这种现象就比较普遍。大家根据一张照片或对某个人的认识,非常随意地进行评论,虽然也算是一种意见,对当事人来讲也不无裨益,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有则改之,无则注意,但这种方式于建筑评论水平的提高是无益的。

评论的语言、方式有讲究

报纸上的文章比起杂志需要的就是简练、直接,用最少的文字给别人最多的信息。而专业杂志的文章都比较学术化,“学院派”,要在那么大段深奥的文字中找到关键词,需要耐心。这削弱了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所以我的体会是评论文章一定要写得比较通俗、直接、简练,这并不是说要作者简单地做结论,这样当然不能服人,要服人需要尽量做到客观、全面,论据充分,还要可读性强。两者有矛盾,要兼顾到,是对评论者很高的文字表达水平的要求。有的人喜欢和风细雨地评论,有的人喜欢一针见血地评论,不论哪种文风,都要把握住客观和不带太多的个人感彩,尤其不能由此及彼变成人身攻击,这一点是基本原则。

建筑的好坏评价本就没有标准定式,而评论更是见仁见智的主观行为,做这件事能得到众口一词的认可根本没有可能。总听说像美国、法国大众媒体的专栏建筑评论家几句话就能否定政府的一个决策,捧红或棒杀一个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评论者要产生如此影响力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想以此为目标的话,不如趁早歇着。而如果作为此道中人,本着对自己所做的每个建筑负责任的态度,虚心听一听别人的评价,同时也写一写对别人作品的感受,在业内形成一种百家争鸣互相补台的良好的学术气氛,同时身兼向大众普及建筑文化,提升全民族的建筑审美水平的责任,我也参与呼吁――排除顾虑,多写评论。

作者:李武英《建筑时报》编辑

收稿日期:2007年4月

上一篇:空间一体化导向的建筑设计:黄石音乐厅设计 下一篇:对制定建筑设计环境政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