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25 02:42:37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3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逐渐年轻化。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32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5岁),对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确诊AMI的住院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平均年龄36±7岁。AMI的诊断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制定的AMI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病变累及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其中三支或三支以上病变者为多支病变。

方法:对青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其发病诱因、症状、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预后。诱因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酗酒,大量吸烟等。症状以典型心绞痛发作为标准。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有无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及冠心病家族史。

临床症状:典型胸闷、胸痛25例,腹痛、恶心、呕吐3例,呼吸困难3例,晕厥1例。

诱因及危险因素:过度劳累13例,酗酒10例、情绪激动4例,暴饮暴食5例。吸烟28例,高脂血症20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家族史12例,糖尿病2例。

梗死部位:根据心电图判定梗死部位,前间壁心肌梗死1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右室心肌梗死5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例,ST段抬高型AMI 29例,非ST段抬高型AMI 2例。

结 果

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吸氧、绝对卧床休息、硝酸酯类、抗凝等治疗;其中21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25例患者接受PCI治疗,疗效好,无1例死亡。

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行CAG,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3例,其中左主干1例。

并发症:心律失常5例,心力衰竭3例。

讨 论

近年来,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及冠心病家族史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吸烟是中青年AMI患者最明显的危险因素,在本组病例中占87.5%(28/32),其机制考虑为吸烟使血液中一氧化碳(CO)和尼古丁浓度升高,CO影响血红蛋白携氧,动脉内膜水肿,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引起动脉痉挛并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减少内皮弛缓因子的释放,兴奋交感神经,增强血小板凝聚,血黏度增高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发生心肌梗死;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据报道,甘油三酯每升高1mmol/L,男性心血管危险增加32%,女性增加>6%;中青年人AMI以男性多见,本组男女之比为30:2,这可能与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关;中青年人通常发病急,症状典型,这可能与缺乏缺血性预适应、侧枝循环尚未建立有关。青年人AMI预后比较好,分析与动脉硬化程度轻、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有关,且对心功能影响小,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在本组患者中仅出现5例心律失常,并且多为一过性。为了预防中青年人AMI,建议戒烟限酒,普及卫生知识,去除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重视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于有遗传因素的高危人群做好预防监测。同时提醒临床医生对中青年人突发胸闷、胸痛者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争取早诊断、早处理、早治疗,以防漏诊及误诊。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10.

2 都本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近代观点[J].临床荟萃,1997,12(8):379-384.

3 曾正陪,童安莉.全国激素与高血压专题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学杂志,2001,40(2):79.

4 李成文.青年人AMI6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8(8):500.

上一篇:急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下一篇:氨茶碱不同负荷量法平喘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