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特征,上出科普文“味”

时间:2022-06-25 02:34:53

关注文体特征,上出科普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018-02

审视当下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无疑存在很多问题。其一,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对承载知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品味,教“课文”而非教“课程”;其二,注重对文本的理性分析,忽视整体的读书领悟,学生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学得枯燥无味;其三,缺乏文体意识,没有上出科普说明文的“味”儿。

一、科普说明文可以教什么

(一)把握说明的要点

任何一篇科普说明文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作者总是从几个方面抓住几个要点加以说明的。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通过引导学生理清说明的顺序,运用表格、概念图等,把握说明的要点。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课条理清楚,以结尾一个中心句统领全文。“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那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抓住这个中心句,紧扣“魔力”,就可以让学生提领而顿,理出作者说明的要点:奇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轻而易举地整体把握了文章。

(二)学习说明的方法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科普性说明文,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说明的某种事物的特征、本质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文,除了运用学生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之外,还运用了新说明方法――举例子,有明显的“如、假如”等提示语,教学中抓住文本的这一特点,指导学生从文中寻找、感悟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表达特点并运用于习作中。

二、科普性说明文怎么教

(一)引学生沉入文本,让教学充满“语味”

科普说明文在语言形式上有其独特的长处,内容丰富,科学性强;层次井然,过渡连贯缜密;语言简练、精确,说明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应首先沉入文本,努力挖掘教学的“语文味”,有效地实施在课文表达形式的教学理解过程中。

1.理清文脉,了解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片段】顺学而导,把握大意

课前检查学生预习卡中概括主要内容完成情况

展示学生预习卡

师:你概括得真棒,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生:我抓住了文中的中心句来概括。

师:对,抓住中心句是一种很好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请分享你所找到的中心句。

生: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

生齐读

师:这篇课文就是向我们介绍飞上太空的植物种子发生的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美妙的变化”“神奇的用途”加红)

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地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轻松地感悟到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2.品读文字,感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片段】比较读。

A.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育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新的太空品种。

B.科学家对植物种子进行选育,选育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培育,使其性状稳定,培育成新的太空品种。

男女生读,读后互相交流感受,哪段话说得比较清楚,体会科普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二)助学生进入情境,让教学洋溢“趣”味

教学科普性说明文,应当善于创设一个个巧妙的情境,“诱”学生亲近文本,表达文本,超越文本,让整个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1.创设图表情境,轻松自然地感知内容

【片段】合作探究,感受“魔力”。

师: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争当小小科学家,同桌合作完成这份“科学小报告”。

科学小报告(一)两份报告围绕变化和用途,给孩子赋以科学家的角色,他们兴致盎然地从文中寻找答案,完成这份能突出文章重点的“科学小报告”。通过这张报告,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植物种子飞上太空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且还能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变化,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师适时表扬:小小科学家们,你们的报告完成得真棒!

2.创设说写实践的情境,妙趣横生地习得语言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大多语言直白,在教学时不妨腾出时间、空间,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练笔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达到“言意兼得”。

【片段】运用写法,指导练笔。

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假如你就是小小魔法师,你希望带着什么种子上太空,这些种子会发生怎样美妙的变化,又有哪些神奇的用途呢?请以这句话为开头写一段话,注意用上学过的说明方法。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 。

总之,科普说明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特殊的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明确了教什么,如何教,才能真正上出科普说明文的“味儿”,让“语文味”“趣味”味味相投,永散芬香!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要讲究艺术性 下一篇:对话型教学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