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院药物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25 12:47:24

浅谈我院药物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00-02

宫颈糜烂,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炎症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粘膜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覆盖,其表面颜色鲜红,光滑或高低不平,这种改变叫做“子宫颈糜烂”。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至2010年4月收治患者260例,接受治疗者均已婚。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6岁,盆腔检查正常,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或局部活检排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其中I度和II度糜烂者共95例,III度糜烂者共165例。

1.2方法

患者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用药:甘露聚糖肽5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qod),共14次,下次月经后复查,评估治疗效果,1个月,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必要时可继续第二、三甚至第四疗程。

1.3疗效判定:痊愈:症状消失,糜烂面消失,宫颈光滑;好转:症状减轻,糜烂面缩小或变浅;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变。

2结果

表1甘露聚糖肽对260例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结果

分度 例数 第一疗程治愈 第一疗程治愈 第一疗程治愈 第一疗程治愈

I度 17 17(100%)

II度 78 66(85%) 78(100%)

III度 165 70(42%) 140(85%) 157(95%) 165(100%)

经I疗程后治愈153例,好转107例,治愈率58.8%,有效率100%;经II个疗程后治愈235例,好转25例,治愈率90%,有效率100%;经III个疗程后治愈252例,好转8例,治愈率96.9%;III疗程后未愈的8例行第IV疗程后均治愈,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恶化及不良反应。

3讨论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治疗目前仍以物理疗法为主,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方法虽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但仍存在着术中易出血,一次性治愈率不甚理想等不利因素。近年来,甘露聚糖肽为本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的病因除与物理化学下刺激或操作损伤(人流或性生活频繁等)及细菌感染等有关外,近年来证实与人体免疫机能降低(抵抗力下降)导致单纯疱疹病毒(HSV)或人状病毒(HPV)感染有关,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般抗菌药物以及物理治疗均是治标不治本,对病毒感染无能力,而且易复发,患宫颈糜烂与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密切相关,所以采用甘露聚糖肽制剂以提升病人的免疫力并抗病毒用以治疗宫颈糜烂已是势在必行。甘露聚糖肽是我国首创并拥有的新型免疫增强剂,它是一种溶血性链球菌中经发酵提取而得到的一种多糖肽类物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证明,糖肽化学结构与肿瘤、病毒分子的膜表面受体及配体有独特的亲和性,通过细胞――细胞间相互作用方式,对肿瘤、病毒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甘露聚糖肽能激活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可增强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因此,甘露聚糖肽具有抗病毒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在甘露聚糖肽的作用下,病变部位及邻近的正常组织细胞产生了抗病毒蛋白,从而阻断了病毒的复制过程,于是糜烂面柱状上皮细胞开始脱落,逐渐为新生的磷状上皮细胞的代替。本法与常规的激光或电灼法相比,其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钱止维.等.子宫颈糜烂病毒病因的探讨[].病毒学报,2001,18.

[2] 王允生.甘露聚糖肽(多抗甲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4,0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下一篇:我院治疗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