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时间:2022-06-25 12:43:25

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62-01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后进生的特点是: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那么,如何预防和减少后进生的产生呢?

一、增强自信

后进生一般都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教师首先要不断地研究学生,针对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尽量采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一次,在写应用题答语时,我忘记写“。”了,班上一名学习很差的学生站起来小心翼翼地说:“老师,最后要写上句号。”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我抚摸着他的头及时表扬了他。从那以后,这个学生不管做作业还是做事,都比以前认真多了。可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二、激发学习兴趣

心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缩短差距,变后进为先进。由于大多数后进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差,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尽量选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梯度的事例,尽量分散难点。同时数学语言生活化、数学情境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作业生活化,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近感、认同感。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同时,组织各种学习活动,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如,在教学中,我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把退位称为“借”,把“元、角、分”的认识设计成购物情境,这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数学的价值所在,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所学的知识。

三、加强计算能力训练

学生计算能力过关,数学学习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两步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第一步是口算能力训练。每节课我用口算卡片进行2-3分钟口算能力训练。第二步是分析算理,提高笔算能力。在计算混合运算时,我经常引导学生看清楚运算符号,想清楚算理,一步一步细心计算,力求每次计算准确无误。总之,对于计算,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练习,不断成熟,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计算能力差“掉队”。

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因为学生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我常常用简单的线段图展示数量间关系。一次,我引导学生解决种树问题时,发现一个后进生用画图方法正确快速地解决了问题,既直观,又形象。其次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重辅导,适时“开小灶”

“开小灶”可以使反应慢、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促使其进步,使其不落伍,从而减少“后进生”的产生。但是,“吃小灶”也得注意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一次,在课余时间看到需要“吃小灶”的小丽在游戏,我面带笑容地打招呼,并亲切地抚摸着她的头说:“帮我算几道题,有空吗?”她听了异常高兴,一蹦一跳地跟我来了。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几道习题让她进行练习,并针对她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分析,诱导她理解、掌握正确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极佳。总之,适时“开小灶”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当天所学内容,不留“后遗症”,有效防止了后进生的形成。

上一篇:浅谈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 下一篇: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