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时间:2022-06-24 01:12:02

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摘要】有效地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能力。

【关键词】有效;指导;小学生;研究性学习

How to instruct the elementary student to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ve study effectively

Hu Qiongyu Zhou Shipei

【Abstract】The investigative study is effectively take student’s independency, the exploring study as a foundation, under the teacher instruction, from the student life with the social life in the choice and the determination research topic, or the group cooperation’s way carries on by individual, through practices the gain direct experience by oneself, masters the essential scientific method, enhances the synthesis utilization to study the knowledge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thus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

【Key words】Effective;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tudent; Investigative study

2007年3月开始,我校在高年级开展《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的科研活动,2008年4月,该课题被列为“教育部新课程综合实践”项目重点子课题,目前正在有序的开展研究,计划2012年结题后在我校全面推广。在这四年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在一点一点地进步,在一点一点的成长,我校课题组的老师们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认识由模糊、朦胧渐渐变得清晰有序起来。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确立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这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教师是学生研究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研究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知、突破已知、创新发现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有了这些认识,我们便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1 指导学生科学选题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对象”,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学生要研究的方向、目标,直接影响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学生要参与研究性学习,首要的步骤就是要选择一个待研究的课题。尽管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自主学习,理论上讲无论什么样的课题学生都会有所收获,但经常会出现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课题本身缺乏科学性、课题操作性不强等情况,导致研究难以进行下去,因此,老师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科学严格地好选题关,在选题阶段就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并明确告诉学生选题在他后续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学生所选的题目应符合一定要求,应遵循以下几条的基本原则。

1.1 选的题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选题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必须考虑我们农村小学生的能力、精力的限制和实际客观条件,不能一味求创新;课题的操作难度一定要适宜,既要有价值,学生经过努力又能较好地完成,否则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1.2 选题应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能仅仅是学生已知的概念和事物的翻版,否则一方面学生提不起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无法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拓展和探究。

1.3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选择的课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

1.4 选题应联系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选题上,要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 指导学生成立好课题研究小组

学生选择好课题以后,要组成小组开展课题的研究,开展合作学习,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时教师要在分组上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要改变“优生”和“差生”的传统观念,根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小组的产生尽量避免“任命”的方式,鼓励民主选举产生组长及成员,同时要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职责。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学生能够共同合作,共同去探究,在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

3 指导制定科学合理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

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对研究的开展影响很大,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题实施计划,例如,以《研究笔的家族》为例,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定了以下的研究活动计划。

组长 庄雯宇 组员 李莎 饶贺胜 胡正强 郑肖江 赵仁燕等

时间 2011.3.12 地点 四一班教室

活动内容 研究笔的家族

活动过程 1、分小组讨论并确定研究的课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一节课)

2、小组成员分工收集相关资料。(两周)

3、小组分类整理收集来的资料。(两节课)

4、办一期关于本课题的手抄报。(一周)

5、整理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两周)

6、课题总结(写研究报告)(一周)

7、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一节课)

8、参加全校举行的研究性学习展示交流活动。(一节课)

展示方式 1、 手抄报。2、 实物标本。3、 电子文档。 4、 研究学结或研究报告。

分工情况 1、 李莎负责收集标本并到图书室查阅相公资料。2、 庄雯宇郑肖江 责上网查阅资料。3、 赵仁燕负责办手抄报。 4、 胡正强责整理资料并写研究报告。5、 全组成员都参加访问记录并进行交流活动。

这样,学生根据活动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为有效地研究做好了全面的部署。

4 指导具体研究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教师也肩负着重要任务,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研究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教师就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为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创造条件。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我们教师要做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方向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监控学生课题的进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快捷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课题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展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自己的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5 指导总结、汇报成果与评价

这一阶段也就是课题的结题阶段,是对整个研究学习成果的大检阅,各研究小组对本组课程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将自己最闪亮的、最有价值的、最有特色的成果制作成PPT演示文稿、W0rd研究报告、手抄报,手工作品等进行展示。每学期我们都要进行一次全区的课题汇报成果于交流。今年四月,我校各研究小组的课题成果报告交流会生形式生动多彩,如《笔的家族》、《攀枝花木瓜》、《跟谁姓》、《认识死亡》等课题,师生们制作的演示文稿,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展示了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现象,并研究其根源,分析其价值,指出如何认识和对待正确,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为秸秆的妙用》、《含羞草为什么会怕羞》、《奇数和偶数》等课题的汇报,延展了课内知识,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社会文化的了解。

各研究小组学生代表在PPT成果展示报告中分别介绍了本组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果、经验、心得与感受,各课题组之间实现了知识、经验、方法、成果的交流与分享。有的课题组代表说:“研究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想要继续研究,”有的说:“研究性学习锻炼了我们很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有的说:“通过汇报展示,还了解到其他小组的研究过程,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应更加努力,做到最好。”

每次课题展示报告会上,以促使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开展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客观公平的评价等。各参会的领导还进行了总结,鼓励学生们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提高素质,促进自我全面成长。

总之,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通过近四的不断努力,我校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都在不断努力着,通过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的开展,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成长起来,为我校高效课堂的积极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 .中级).

上一篇:谈教学课堂有效提问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