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约体育教学的消极因素与对策

时间:2022-10-21 11:37:09

论制约体育教学的消极因素与对策

【摘要】制约体育教学消极因素很多,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师生合作因素、集体凝聚力及环境等,如何从克服这些主要因素的消极方面,真诚和爱心,多层次、多指向的合作及强化集体凝聚力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教学;消极因素;对策

By restriction sports teaching negative factor and countermeasure

Wang Liangsi

【Abstract】The restriction sports teaching negative factor are many, the student factor, the teacher fact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operate the factor, the collective cohesive force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how from to overcome these primary factors the negative side, sincere and compassion, multi-level, multi-directional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ed collective cohesive force and so on, solves these question key.

【Key words】Sports teaching; Negative factor; Countermeasure

体育教学是教师在科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进行情感交流,这种教与学的交往是直接双向或多向的,体育课中师生、同学之间的交往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是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所少有的。体育教学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学生完成各种身体姿势的练习,在此过程,学生处于运动的状态。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普遍增多,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不想教和学生不想学等消极因素制约着体育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我作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1 制约体育教学消极因素分析

制约体育教学消极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变化,制约因素的过程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变,又有质变,是多种类、多层次的因素形成的。其主要因素为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师生合作因素、集体凝聚力及环境等因素。学生因素主要表现为,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学生娇气的较多,怕辛苦的特多,所以上体育课时要他们去跑、去跳、去投是很难的;还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忽视了体育课教学,一些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怕影响学业,上体育课也不愿动,不愿去练习。教师因素表现在教学中,课前不备课,不认真去钻研教材教法;在情绪上萎靡不振,对讲解示范不耐烦,对学生漠不关心;在专业素质上,缺乏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教学能力低下,组织形式长期不变,教学手段机械,练习单一重复,指令性语言较多,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及需要,浮夸武断等。师生合作制约体育教学的因素是,在教学中,教师强令,学生盲从,使学生在情绪状态上多数无精打采或懒散沉闷。学生对教师提问或在同学面前的示范感到厌烦,不愿按教师指导所行,师生态度对立;学生在学习行为上,注意力涣散,在练习过程中光说不练的较多,真正练习的人少,或相互埋怨、故意捣乱等。集体凝聚力方面主要表现在师生、同学之间教学目标和心理目标缺乏整合,致使教学集体处在松散状态下,时常发生对同学中积极者与成功者的冷漠或热讽,对失败者的嘲笑,加之教师时常采用集体性责备或惩罚,从而使教学集体失去赞扬、肯定、互相共勉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失去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集体凝聚力因素也成了制约体育教学的消极因素。教学场地环境方面,场地少,器材少而零乱,环境嘈杂等都会制约体育教学,因为这样易分散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感到烦躁、讨厌,产生厌恶不满的情绪。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因素外,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偏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搭配、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都会影响体育教学。

2 克服或消除制约体育教学消极因素的对策

学生方面因素对策:应发展学生个性,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好奇求知,发挥他们主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方面因素对策:主要从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个性特征等方面提高;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非权力自然影响因素,把教学任务、内容以及老师的意图注于全体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表情的微妙变化,洞察他们思维所处状态,适时进行调控,改变其指导角度教学方式;同时,教师的情绪状态应能自我分析、评价、克制、激励、调节,有时应善于“自我表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要求,使学生能和自己友好接近,把真诚和爱心奉献给学生,以获取学生的“向师感”,从而增强教学活动的可接受性。

克服或消除师生合作消极因素,要善于从师生合作的范围、深度等多方面进行引导。提倡多层次、多指向的合作方式,开辟多向交往渠道,建立师生之间、学生骨干与一般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减少控制因素,使师生之间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定向不断交流,取长补短,消除隔阂,实行民主教学。在教学调控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在教学时间的分配和利用方面,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练习和相互合作的时间与机会;在教学效果达成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鼓励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练习活动,探索适合自己独特个性而又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对学生关心与尊重,给学生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学生,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身体练习中解脱出来,使体育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合作的课题,从而保持教学心理气氛的良好定势。

克服或消除集体消极因素,应强化集体凝聚力,激发学习热情。体育教学需要依赖于集体的发展水平,高强度凝聚力之中的教学集体,有良好一致的目标结合、舆论标准、自觉纪律性和情感性。只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目标吻合时,才会形成高强度凝聚的教学集体,也才会形成良好而积极的教学心理气氛。在友爱、依赖、愉快、协作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中,当某个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和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耐心的帮助,就增强了该生继续练习的决心,坚定了他成功的信念。当他的微小进步得到集体的肯定和赞扬时,会激起其喜悦、愉快的心理体检,提高自尊感和归属感,唤起自我实现的需要。

克服或消除场地器材消极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场地上进行的,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地规划教学场地,把场地设计得美观大方,粉线清晰;器材力争新颖、稳固,尽可能使旧器材焕发新的生命力;沙坑平整、垫子洁净、标志醒目等,都给学生增添美感,诱发出好奇心和兴奋性,使学生进入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

俗话说: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我们找出了消极的因素并制订出积极的对策,学校体育教学就会柳暗花明,开创教师想教、学生想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杨文轩.中学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叶加宝、苏连勇.体育概论[M].北京体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谈民族丝竹器乐艺术之鉴赏 下一篇:浅议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