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22-06-24 01:05:10

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摘 要】文章以成都市武侯区“民族旅游一条街”为例,从分析区域少数民族的商品经营现状入手,结合目前西安“回民一条街”商品经营的情况,探讨少数民族在城市商品经营中呈现的特点以及面临的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对策

成都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中心枢纽位置,该市进行商品经营的少数民族人口来源地多为特殊的敏感省区,而且少数民族成分构成较为集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表现也最为典型,主要民族成分有藏族、彝族、回、羌、维吾尔族、回族等。本文以成都市武侯区“民族旅游一条街”为例,从分析区域少数民族的商品经营现状入手,结合目前西安“回民一条街”的商品经营的情况,探讨少数民族在城市商品经营中呈现的特点以及面临的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少数民族城市经商活动的社会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咨询,从而促进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现有研究文献对旅游社区内的民族一条街及民族经济、少数民族交往的研究探讨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民族的关系等方面。如陈谦以成都“武侯祠民族一条街”为例,立足于城市旅游的基础上,阐述了”藏族一条街”在成都旅游中的优、劣势,并指出它在成都的旅游定位,最后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城市旅游中的少数民族街区及旅游定位如何更好的发展等相关措施。冯敏也通过对成都市“民族用品一条街”的调查研究,指出:经商流动人口不仅促进了西部大都市及周边地区的商业繁荣与多元文化交融,弘扬了少数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大都市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及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不断得到巩固与拓展有着深远意义。郑信哲、周竞红以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为主题,分析少数民族人口流迁的背景、现状及其趋势,阐述了少数民族人口流迁与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关联性,强调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在民族社区少数民族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发展旅游经济,更好的健全协调城市民族关系。

从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尽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城市少数民族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关注,但目前学术界对我国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及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还很少,尤其是随着城市少数民族问题的越来越突出,该领域的全面深入研究越显缺乏。

二、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现状分析

(一)以成都“民族旅游一条街”为例

成都“民族旅游一条街”地处武侯区。武侯区是成都市少数民族成份最多、人口最多、流动量最大的一个区。共有少数民族成份44个,少数民族人口6000多人。武侯区又是藏族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每年的流动人口约50万人次,其中藏族人口约30万人次。“民族旅游一条街”原指武侯祠横街,后延展扩大,范围包括武侯祠横街、洗面桥横街与武侯祠东街互为十字的几条街上。

2014 年 7 月,大创项目组在成都市武侯区“民族旅游一条街”,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进行实地调研,总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 份,收回问卷158 份,其中有效卷为 98份.根据对问卷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对成都市“民族旅游一条街”的商品经营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从商品经营者的数据统计分析看,少数民族来此经商的占较大比例,达83.6%。其民族成分较为多元,包括藏族、汉族、回族、羌族等,且70%以上的经营者都为藏族同胞经营的商店。在对一些业主的额深度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近些年,因为外来少数民族经商者的频繁流动,对当地的原本居民的生活造成相关影响,此条街有“本地居民不断搬出,外来少数民族经商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少数民族商品经营的团体构成人数为十几到二十人,一般是属于同一籍贯或者相邻城镇相伴来城经商,相互之间的凝聚力很高;

2.从商品的经营范围看,如图2,在对“民族旅游一条街的”武侯祠横街、武侯祠东街和洗面桥横街东三条主街道的236家店铺统计中可以看出,这三条街以藏族文化与风俗特色商品为主要内容,有藏餐店、佛像店、藏毯店、僧服店、唐卡店、藏家具店、藏文印刷店、藏书店、藏音像店等约165家店,其经营范围大约占“民族旅游一条街的”70.51%,涵盖了藏族文化、宗教、生活、医药等各方面。除此之外,“民族旅游一条街”也有经营少数各种餐馆、饭店、超市,如带有地方特色的大东北、兰州拉面、川菜、台湾美食等;在住宿方面,洗面桥横街有金色柠檬酒店、158好逸酒店,武侯祠东街有瑞信商务酒店,武侯横街上有蜀峰花园、及康定酒店等。在娱乐场所方面,也有咖啡吧,西餐厅,桌球等。可见,“民族旅游一条街”从商品经营范围来看,有以下特征①其经营模式呈“藏风俗特色为主,吃喝住娱为辅”的特点;②店铺杂乱分布,没有统一的规划,虽然藏店多,但中间参杂其他水果、理发等店铺,布局较乱、零散、协调感较差。

图表3 店铺经营时长

3.从商品经营规模上看,“民族旅游一条街”店铺经营时长大部分在3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经营年限,店铺以个体经营为主,员工人数基本在5个人左右。在访谈中了解到,藏民族特色店(佛像店、藏毯店、僧服店)的利润模式以批发、零售为主。消费群体80%以上是来自藏区(、甘孜州、阿坝州、青海藏区等)的寺庙、藏商及极少数的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依存度教小。

(二)西安“回民一条街”少数民族商品经营情况

除调查成都“民族旅游一条街”外,为了更好地为城市少数民族的商品经营提供重要的参考咨询,笔者特对“西安回民一条街”进行相关调查,以取其长。

西安“回民一条街”范围包括:西大街以北、钟楼以西、广济街以东、大皮院以南。人口4500人,占地16.78公顷,建筑密度52.48%,主要是有70%的回民经商。与成都“民族旅游一条街”相比,回民街的商品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大得多。因此项目组成员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一些店铺进行了解,总结出回民街在商品经营方面的特点:①经营商品种类多、更接地气。其少数民族经商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回民特产、回民饮食、清真寺、建筑民居、陕西特产、古玩玉器,其产品实用性和收藏价值高,②回民街的消费群体是面向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但当地居民也是主要消费者,特别是餐饮方面,回民与当地居民关系融洽,交往频繁;③回民街的店铺连锁效应较好,其装修规格水平相对较高、招牌风格独具特色、店铺区域分化也相对明显和集中。

三、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的特点及问题

(一)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的特点

1.由“民族旅游一条街”及”西安回民一条街“的调研可知,当前少数民族进城经商的人口逐渐增多,民族构成方式多样,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区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流动人口来源地多元化,流动人口构成更具复杂化;此外,因为风土习俗、多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感、等原因,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多以同族、同乡、同业的方式交往,在经营方面形成抱团的形式,具有鲜明的组织特性;

2.经商与宣扬民族文化合二为一。少数民族在城市进行商品经营活动,其经营产品盖了民族文化、宗教、生活、医药等各方面,大多以民族文化与风俗特色为主,如贩运民族服装布料、民族手工品与民族特色餐饮。这样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最初目的――经商,它既宣传了本民族文化,又能让其他民族的人更多地了解一些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也为城市多元文化一体作出了贡献。

(二)成都城市少数民族商品经营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中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如汉语不够标准、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很好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与当地城市居民的社会融入难度大,少数民族的商品经营与当地的经济关联度几乎为零。

2.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由于贫困区域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差异,导致同样的条规在少数民族方面并不适用。少数民族来内地经营后因为不熟悉当地相关风俗习惯、政策法规,同时语言障碍,在经营的时候难免和本地群众,尤其是与警察、城市管理者、工商等行政执法人员产生矛盾。在产生纠纷后,因为两者在文化心理、语言方面的不同,经常产生误解,常常把普通的经营纠纷演化到民族方面的纠纷,进而导致民族不合,形成不好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3.管理及规划措施不完善。当前相关的部门组织对于少数民族的商品经营和规划不够重视,存在“不敢管、不愿管”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若管理不好会引发民族的矛盾;二是缺乏政策的依据。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我国相关部门并没有制定明确的有关少数民族在城市经商的政策法规,导致我国城市管理者、警察、工商等在执法的时候无法可依,造成管理乏力的情况;三是不好管理,流动性大。据笔者调研得知,成都市“民族旅游一条街”经商的少数民族成分多,来源的地区广,经商时间不确定,店铺老板换代频繁。

四、城市少数商品经营加强对“民族旅游一条街“管理的思考

(一)全面正确地看待外来少数民族流动经商情况

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少数民族流动经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首先,各部门领导要对这个问题重视,不断加强宣传民族政策的教育,《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贯彻结合,对城市少数民族经商中发生的人和事,均可以从民族团结维护的局面出发,稳妥、积极地进行处理。其次,引导、教育流动经商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规范经商。少数民族群众从边远地区来成都经商,这自身就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开始。来到新地方,很多东西都不熟悉,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所以,相关单位与部门要定期地、不断地召集他们宣讲当地的相关法规、政策,监督办理营业执照与人口暂住证,积极引导和教育他们进行规范经营。第二,要掌握第一手信息,获得工作的主导权。因为少数民族经商的流动性较强,没有特定的行业组织,具有较大的管理难度。所以,熟悉思想状况,了解相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便成为民族部门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关键。

(二)政府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统一规划

一是少数民族在城市经商应可以优先工商办证,只要具备相关手续要求,就能够提前登记办理、提前审批、提前经营发证,关于经商具有较强季节性的特征,可使用特殊的管理条例,为期办理一个季度的短期证件;二是减免费用,可施行摊位费免收、减免办证手续费、不收取保洁费用的情况;三是对城市经商内容规范化,对经商中销售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以国家珍贵野生动植物为药源的各种药材,如察香、虎骨等要坚决予以取缔,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等刀具依照公安部的规定,只能在特定区域销售。各级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法律法规。

(三)及时调处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中出现的纠纷

少数民族在城市经商中,容易和警察、城市管理者、工商等管理部门产生摩擦与矛盾。所以,矛盾化解,关系协调,纠纷平息,是相关管理部门做好少数民族流动经商群众的首要任务。各级部门政府在平息纠纷、处理矛盾的时候,应以维护民族大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不但要对外来经商少数民族进行工商管理、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还要维护好合法的经商人员权益。要转以往少数民族经商者上门投诉才处理的被动做法,变被动为主动,调节矛盾,满足少数民族经商者的诉求。

五、结语

少数民族入城市经商对我国经济来说存在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少数民族经商政策,至少在经济上给予其支持、指引,强化对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人员的管理,为他们提供方便和服务,达到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冯敏,成都市藏族经商流动人口对多元文化城市的贡献――对“民族用品一条街”的调查与思考[J].研究, 2005(02).

[2] 徐红罡,万小娟.民族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发展――以西安回民街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3] 陈谦.城市中的少数民族街区及其旅游定位探析――以成都“武侯祠民族一条街”为例[J].魅力中国,2010(14).

[4] 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上一篇:关于外来人口犯罪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由社会暴力事件看社会公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