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报道的个性化特征

时间:2022-06-24 11:54:08

体育报道的个性化特征

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党报新闻必须要从时效竞争向深入的、全面的、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转移。党报的体育报道,同样如此。

一、紧紧锁定日报的读者群

《沈阳日报》的市场定位一直很明确,主要是高端读者群。那么这个读者群到底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也应该很明确,关键是我们是否能真正,或者是否能始终提供给他们这样的产品。同时,作为党报,如何服务好“两头”,一头服务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另一头服务好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打通“两头”读者的服务需要与阅读兴趣,这同样是党报的体育报道应该坚持的内容,特别是在明年沈阳承办全运会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在由党报、广播电视台、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竞争新格局中,传媒进入各显神通的个性化时代。如何恢复与保持党报“第一媒体”地位?如何在进行改革创新,在巩固和发展权威、高端、公信力、影响力的共性优势的同时,要办出特色,办出个性,通过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将党报的发展推向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境界。如何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市场的需要,解放思想,办出个性鲜明又深受党委肯定、读者爱看、市场认同的党报?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监督能力和有效传播能力,善于将党报的价值取向和市场要求的专业标准融为一体。这是我们在每天具体的办报过程中所必须要时刻明确的方面。

二、坚守自身使命与突出角色特征

党报的体育报道,如果想在当下激烈的媒体竞争与资源整合的形势下赢得生存的空间,就必须要树立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以独特的个性创意表现和输出党报的主旋律与核心价值观。

在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的体育报道已经几乎穷尽了体育信息的动态传播与背景整合的强势下,党报体育新闻还能做什么?在广电与网络媒体的“新闻生产”周期已经以小时、分钟甚至以秒计的情况下,“新闻生产”周期仍然以“天”计的党报怎么与广电与网络媒体竞争?党报的新闻产品如果不能从传统的时效竞争向深入的、全面的、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转移,不能从与都市报、网络被动跟风向坚守自身使命与突出角色特征的个性塑造进行转变,那么党报很难摆脱困境,赢得主动。

正因如此,沈报体育报道一直坚持“打通两头”的使命意识与角色意识。服务好“两头”,一头服务好市委市政府的体育中心工作,另一头服务好公众关注的体坛热点问题,打通“两头”读者的服务需要与阅读兴趣。

当前市委市政府的体育工作的中心点,就是做好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沈阳主赛区的各项筹备工作。我们按照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与报社编委会的指导要求,从2010年开始重点打造十二运沈阳赛区筹备工作的专题报道,隆重推出《我们全运》大型系列专刊。《我们全运》专版是目前国内推出最早、期数最多、内容最全、影响最大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专版。按照沈阳市委宣传部及十二运沈阳赛区组委会的要求,在沈阳日报编委会的策划指挥下,《沈阳日报》体育部从2010年12月7日推出第一期《我们全运》专版,每周二固定出版,至今已经刊发共52期。在这期间,专版记者集采写、编辑于一体,利用各种新闻体裁和采访手段,全方位解读沈阳作为“十二运”主赛场的全面筹备情况,紧跟十二运筹备工作进展节奏,走访了十二运承办城市的相关赛区,特别是主赛区沈阳全市14个区、县(市),走近百姓身边,向读者展现 “全民迎全运”的浓烈氛围。目前《我们全运》系列专版以其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获得了省、市相关领导和十二运组委会以及广大读者广泛的认知度与关注度,形成了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品牌效应。本专版计划出版至十二运结束为止。

三、用个性化报道增强党报体育报道的竞争力

打通“另一头”就是全力服务好公众关注的体坛热点问题。而要做好这一点,在做到信息动态报道不输于广电与网络媒体的同时,努力以个性化的体育报道向读者提供深入的、全面的、富有启发性和洞察力的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等深度报道,树立沈报体育报道的鲜明特色与品牌效应。

“沈报体育”报道的个性从何而来?源自兴趣、源自激情、源自专业、源自责任、源自需求。沈报体育报道要造就的个性不是孤芳自赏的个性,而是强势的个性,是公认的个性,是推动沈阳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个性。而要真正做到与做好这一点,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新闻核心理念。不同的办报理念才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沈报体育”一直追求体现沈阳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沈报体育的个性要适应与体现当下时展的特征与沈阳社会进步的旋律。在党管媒体的体制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主管领导、不同的舆论环境,就应有相适应的个性,而这些个性又是与传统个性一脉相承的。

“沈报体育”一直追求鲜明的地方特色。从版面风格、栏目设置、报道内容、新闻语言上都可以彰显浓厚的沈阳色彩,做到盖上报头也一眼看得出是沈报的体育报道。

沈报的体育报道一直追求体现沈报作用和沈报气派。“沈报体育”有自己光荣的报格传承,有自己的特殊的光荣历史或传家之宝。

“沈报体育”拥有自己的名人效应。近几年中,沈报体育已经涌现出多位沈阳十佳记者、十佳编辑,许多记者编辑在国内的体育报道领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有两位同志在国家级体育协会中担任重要职务。沈报体育20年来涌现的名记者、名编辑、名报人等领军人物的特质,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这个群体的几代报人,也潜移默化地造就了《沈阳日报》体育报道的个性。

“沈报体育”一直追求自己的独树文风。我们不能低估了读者日益提高的文化素质,绝不将陈词滥调视为通俗易懂,新闻语言既要有书卷味也要有严谨的专业标准与鲜活的时尚语言。我们一直在努力构建沈报体育个性鲜明的报纸话语系统和好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沈报体育”要有符合时代要求与市场需要的报道独创。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式却有巨大的创新空间,沈报体育拥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在体育新闻、体育评论、深度报道甚至工作报道等方面有自己的创新。在创新方法上,既借鉴广电媒体的现场感,也借鉴互联网的互动性,既借鉴都市报的应急联动和贴近性,也借鉴新闻杂志的整合力和策划力,汲取公众评论的思想锋芒,形成党报体育报道的新个性和新优势。

《沈阳日报》体育部从1992年创立,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了。创建以来特别是近八年以来,沈阳日报体育部认真钻研采编业务;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坚定执行办报方针;不懈带好本部队伍;始终追求新闻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冬奥会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和日常体育新闻报道中,形成了自己成熟的风格体系与品牌效应。近八年来,《沈阳日报》体育部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新闻奖共15项,以及省级新闻奖一、二、三等奖30余项;本部门内先后有三名同志获得“沈阳十佳记者”和“沈阳十佳编辑”称号;一名同志连续两届当选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另一名同志还当选中国乒乓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沈阳日报成为全国日报体育新闻协会的25家核心成员之一,沈阳日报的许多体育报道得到了市领导、省委阅评组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和中国奥委会的赞扬与肯定,沈阳日报的体育报道广泛地为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所采用与转载,围绕重大赛事与事件所组织的众多活动影响广泛,深入人心。如2007年组织的《沈阳百年体育与奥运》报道策划与有奖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不但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而且填补了沈阳体育史志上的空白。

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沈阳日报倡议发起成立的《沈阳日报、沈阳电台、沈阳电视台奥运战略联盟》,是沈阳新闻史上的首创之举;从2007年组织策划推出的《沈阳日报奥运金版》,历时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的整整一年时间跨度,也是国内平面媒体中奥运报道的首创之举。为期一年近500个版面的大制作,是沈阳日报历史上历时最长、版面最多的专版。沈阳日报体育部策划制作的《沈阳日报》北京奥运会百日倒计时纪念特刊《奥运志》,为沈城百姓所争相收藏,并获得当年度辽宁新闻奖一等奖。在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与体育事件的报道策划组织及版面制作、活动运营工作中,获得了辽宁省委宣传部阅评组、沈阳市委宣传部、北京奥运会足球赛沈阳赛区组委会的肯定与奖励。《沈阳日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刊《骄奥》,以及北京残奥会特刊《跨越》两个特刊的报道策划版面制作和活动组织,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的高度肯定。■

(作者单位:沈阳日报)

上一篇:电视摄像中的艺术技巧 下一篇:美国报业探索应对危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