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6-24 08:38:47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摘 要:小学体育课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肩负重任,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学上的特点出发,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运动兴趣

一、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教学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依据

1.从生理学角度讲,小学生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生长发育不完善,血液中红细胞容积是成年人的90%,心脏每博输出量低于成人的40%~50%,肺活量小,在体育教学时,体育运动量不宜大,不宜做憋气和静力性的动作,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而不是单调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联系,要让学生在玩中教和学。同时,小学生大脑皮层的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正在发育中,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参与体育活动时活泼好动,且不能持久。学习运动技术时善于模仿,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易出现错误和多余动作,针对这些生理上的特点,体育教师应该研究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2.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倾向与爱好。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倘若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将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奋点和积极性,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获得身心上的和精神上的喜悦;倘若缺乏兴趣,将会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体育活动难以顺利进行,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目的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心理学客观规律,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二、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1.利用游戏和比赛形式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游戏比赛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例如,简简单单的两片硬纸板、普普通通的旧报纸,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老师愉快地做起了准备活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体育竞技性是体育运动的本质,通过体育比赛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修改比赛的规则,把比赛规则游戏化,降低体育比赛的竞争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2.创新课堂体育教学过程

设计新颖的教法、有趣的游戏,干净、舒适、安全的活动场地,先进的器材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建立快乐课堂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颖的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练习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奠定终生体育锻炼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厌烦,我们可以改变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教师就更应该利用游戏来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使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像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厌烦。

3.分层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对体育运动参与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例如,在给学生上投掷课的时候,我以不同的投掷起点来挑战相同的终点,对素质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积极挑战自我;对相对素质差的学生给予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既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在练习时都能处于亢奋状态,能让优秀生“吃得饱”,又能让希望生“吃得好”,还能让中等生再提高,使学生在求知中感受乐趣。

体育教学就是乐趣发展成为兴趣的转变,也就是能因势利导,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我们的教学任务是要能积极主动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探索体育的无穷奥秘,这体育教学的精髓。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在于激发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也就是说让学生能够感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教学是双边活动,在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是快乐的、轻松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作者简介:籍贯:江苏扬州;专业方向:体育教育网球;出生年月:1992年11月。

上一篇:在线社会网络的研究综述 下一篇:以社会治理为视角的农村纠纷解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