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辅导员素质的提升研究

时间:2022-06-24 05:52:11

音乐学院辅导员素质的提升研究

摘 要 音乐学院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辅导员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计划性和体系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效率。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并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评及考核机制,为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音乐学院 辅导员 素质 提升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老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还要肩负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另外,落实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工作以及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也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可见,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繁重而琐碎,更具有较高的专业化要求,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较强的工作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知识和管理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并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重任。

虽然辅导员队伍建设逐渐走向专职化,但由于人员配备与选拔等各方面的问题,音乐学院的辅导员队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专业化和体系化都有待加强。认真分析音乐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将对音乐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音乐学院辅导员综合素质现状评析

1.1 辅导员配备不足

高校的逐年扩招使得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辅导员的人员配置又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再加上辅导员工作的待遇和编制问题,使得许多教师不愿意做专职的辅导员工作。虽然学校都在努力将辅导员队伍专职化,但仍然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很多时候,辅导员都是由一些刚毕业或者留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来担任,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都会选择转向其他职位或者继续深造,这就导致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较差,流动性强。人才留用与选拔机制上的问题,必然导致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很少有人专注于辅导员工作体系和方法的研究。

1.2 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选聘要考虑“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人才。而在实际的辅导员留用和选聘过程中,学校往往更加注重辅导员的专业方向是否和所属学院相关,有些辅导员则是本学院的毕业留校生,对于辅导员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等方面考察得不多,专门的辅导员上岗培训也做得不够,这就使得辅导员队伍专职而不专业。他们管理学生的经验和能力都相对不足,缺乏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方面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会显得力不从心。

1.3 工作计划性和体系性比较欠缺

目前,音乐学院的辅导员普遍的工作现状还主要是应对学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比如宿舍管理、考勤、助学贷款及资助的办理和发放等等,工作计划性不强,基本上是遇到一件事解决一件事,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体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基本上处于零散的状态,没有被纳入到整个工作系统当中,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也缺乏条理性。这一方面是由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辅导员教师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辅导员工作的方法,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

2 提升音乐学院辅导员素质的对策和建议

2.1 坚持科学发展,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

音乐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被充分地重视,这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学校在进行辅导员人才选拔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选拔标准,在保证人员配备的基础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便言传身教,感染学生;辅导员还应该熟悉和热爱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一些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辅导员工作。

2.2 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

学校在选拔辅导员人才的时候,既要考虑其专业背景,又要注重其相应的学科知识水平。留用一些本专业的毕业生固然可以更加熟悉专业学习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但辅导员队伍中也需要有一些具备管理学和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这些都可以为辅导员人才选拔广开思路。另外,学校应该定期组织辅导员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使其在管理能力、心理辅导知识以及思想政治修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这对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2.3 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评及考核机制

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也是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管理方式。学校应不断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评及考核机制,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绩效考评与考核。辅导员工作独立性较强、弹性较大,要让辅导员明晰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增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调动工作积极性,围绕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

总之,音乐学院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具备了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工作应该同学校的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为培养更多品学兼优、具有较强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张树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素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 蔡峋.高校需要导师型辅导员──浅谈辅导员的素质及工作艺术[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3] 苏静.高校辅导员发展性评价及其模式构建[J].北京教育(德育),2011(3).

[4] 唐爱真.新世纪高校辅导员素质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5] 周立新.素质重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核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6] 宋岩.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6).

上一篇: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研... 下一篇:典型示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