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时间:2022-06-24 12:53:07

新课改下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摘 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解牡丹江市教师实际的教育技术能力,确保研究具针对性、有现实意义,特进行本次“新课改下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本次调查对牡丹江市区内部分中小学的一线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和培养情况所展开。并对当前的教育技术培训提出建议, 以期为现有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调查研究;培养策略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了解牡丹江市教师实际的教育技术能力,确保研究具有针对性、有现实意义,特进行本次“新课改下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1 调查研究

1.1 研究目的

为了了解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实际情况,让教师能够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特进行此次调查研究。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选择了牡丹江市的6所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共100名作为调查对象。此次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抽样对象(6所中小学100名学科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99份,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99%,有效率为90%。

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教育技术的认知和态度、教学媒体与资源的使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困难等几方面进行。

1.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90名中小学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从被调查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46岁以下的教师为87名,比例高达96.7%。36岁以下的教师为48名,比例为53.3%。表明在牡丹江地区,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都已经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接受能力相对较高,这对于今后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3.2 对教育技术的认知和态度

面对是否了解教育技术这类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不是一脸的茫然就是满脸的疑惑。了解得仅占28.89%,仅是听过的人数为33.33%(一般了解),剩余的为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被调查者普遍不知道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很多教育者也不清楚。

为了了解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同情况,问卷中设计了几道这样的问题,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F值为正数,由此可知,对于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这一问题,教师总体倾向是赞同。这表明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赞同使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由表3、表4可知,大部分教师能够经常在备课时利用网上资源检索动画、图片、文字等教学,并且愿意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利用技术资源进行终身学习。这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态度是积极的,为以后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3.3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使用

在“教学应用软件基本掌握情况”的调查结果中,如表5所示,掌握人数最多的两种软件为Word、Powerpoint,分别为73.3%、76.7%。被调查教师对于各类教学应用软件掌握及综合运用程度还显得很不够。

1.3.4 教育技术应用中的困难

表6 影响您掌握教育技术能力

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众多原因中,被调查教师对于培训力度不足以及学校的教学设备缺乏等原因,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63.3%、61.1%。对于自身的因素,而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有81.1% 认为不是自身因素,仅有18.9%的认为是自身因素。这一调查表明,对于牡丹江地区中小学教师来说,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加强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尽快提高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相当紧迫。而更多的教师希望通过培训达到更高的教育技术能力。

2 培养策略研究过程

培养策略是指以教育和培训为核心,为改善质量、提高培养效果而采取的各类方法和手段的总称。笔者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构成要素概括为PTA模式,该模式包括准备阶段(Preparation)、培训阶段(Training)、评价阶段(Assessment)三个阶段。

2.1 准备阶段(Preparation)

2.1.1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提升学校基础设施

培养并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经费的投入,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庆幸地是,《牡丹江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中已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质,推进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

2.1.2 出台有关激励政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牡丹江市相关部门应出台有关政策,从制度、组织、管理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布置、改革,将学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列为教师技能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教师队伍的年龄差异、学历差异和专业差异分别开展培训,并对其培训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和提高教师⒓咏逃技术培训的积极性。

2.1.3 建立培训组织机构,提高培训人员素质

要求培训辅导人员掌握全面的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具有丰富的教育技术培训经验、过硬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与时俱进,及时跟踪最前沿的教育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2.2 培训阶段(Training)

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阶段,针对不同学习个体的特殊性,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为把培训引向深入,着重做到“三结合”。

上一篇:PRS系统蒸汽管道隔离阀泄漏率计算分析 下一篇:办好高校学术讲座培育学生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