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放飞学生的心灵

时间:2022-06-23 11:45:37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放飞学生的心灵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课是充实的,但往往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

一、放飞心灵,冲破束缚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冲破思想束缚。因为,在重重地包裹下,在旧思想的左右下,就谈不上创新,心灵也无法飞翔。

案例一:狐假虎威对不对。狐假虎威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狐狸被老虎抓住以后,谎称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并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走了百兽,从而让老虎相信并放了自己。我们一直把狐狸定位在狡猾、奸诈的地位,在这个故事里也是一样,用一种有色眼光来看待狐狸,把其作为反面角色。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评价也是如此,对狐狸的批评是一筐又一筐。而狐狸的做法真的就是一无是处了吗?“狐假虎威”对不对?我在班里首先搞了个民意测验,结果少部分是赞同狐狸的,而其他大部分对狐狸持的是反对意见。(我很高兴,还有人是赞同狐狸的,为接下来的辩论打了基础。)接着,在我的鼓励下,班级里掀起了一场辩论赛,双方力持自己的意见。反对狐狸的同学主要是认为狐狸撒谎是错误的;赞同狐狸的同学则认为狐狸虽然撒谎,但是为了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性命,是聪明的做法。

简析:双方的口舌之争让我很高兴,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在我们家长、幼儿园以及我们小学教育的熏陶下,我们的儿童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乌龟和兔子赛跑,赢的肯定是乌龟,以至于有些孩子在回答“乌龟和兔子谁跑得快?”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乌龟跑得快。”寓言和童话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拓展我们的思维,也是为了告诉我们或儿童一定的道理。有些事或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就如狐狸一样,我们可以说它很狡猾,但换一个角度想它也很聪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才谈得上教材体验的多元性,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也才有创新的可能。也就是说要想产生新思想,就必须抛弃各种先入之见,进行创造性思维,用尽可能多的不同方法去看待事物。因此,不管学生的辩论结果如何,他们的思维定式已经受到了挑战,他们已经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想,辩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二、放飞心灵,精彩纷呈

放飞心灵就是要冲破束缚,就是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和存在,不再以教参为唯一标准,而是,你有理,你就是正确的。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课堂精彩纷呈。

案例二:小学一年级有一篇课文《雨点》,这是一首诗歌: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多么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诗歌呀,在教学的时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雨点落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标准答案是:池塘里的水是不流动的,所以,雨点在里面睡觉;小溪里的水流得很慢,所以说雨点在里面散步……而我们孩子的回答要精彩得多了:雨点在空中往下落的时候累了,所以在池塘里睡着了;雨点想欣赏小溪两岸美丽的景色,所以它在小溪里散步,雨点在小溪里散步是因为它对地上的世界很好奇;雨点在大海里跳跃是因为它见到了海洋很兴奋,雨点在海洋里跳跃,是他们在冲浪呢……

简析:孩子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遨游,我们又何必让标准答案成为一道枷锁呢?给学生空间,就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吧,让我们成为他们飞翔的欣赏者和引航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峨边县觉莫小学

上一篇: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