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互动教学

时间:2022-06-09 04:33:07

浅议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语文互动教学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多采用满堂灌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点的传授与训练,在教学活动中较少考虑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巩固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方面的作用发挥明显滞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将原本单向的教学模式改进为双向互动的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关键词:语文互动 模式 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互动模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及时进行教学成果信息反馈的搜集,提高教学实效。

一、关注预习反馈,提高设计参与程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潜心研究教材内容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模式与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尊重与体现,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也应当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获得第一手资料,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设计过程之中,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在教学设计之中,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详细的预习,一方面为了将基础性知识掌握在课前,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之中发现还有哪些重难点存在。在预习活动结束后,由语文科代表进行统一搜集整理,将具有共性的学习难点梳理出来,提交给教师,教师依据反馈信息对教案设计进行回头看,适当调整与完善课堂教学。

二、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指向引导效果

在师生互动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也可以称之为学习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揭示,学生从上课的第一分钟起,就明确了学习目标,整个学习活动也就围绕着这一目标来展开,提高了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在教学目标的制订上,教师应当注重贯彻新课程理念,构建起“知识+能力+情感”的立体培养目标,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应试性质,往往在知识点灌输等方面要求较多,在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与情感熏陶引导等方面强调不足,甚至产生“高分低能”这样的现象,与新课程改革目标背道而驰,这样的现象需要加以纠正。

三、自学释疑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中,自学释疑探究环节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师生教学互动最为紧密、频繁、深入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当把握好几个原则。首先,教师应当科学地设计好思考探究题。在探究题的设计中,教师要能够将教学目标基本上融入这一组探究题之中,探究题全部完成的时候,也就是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之时,探究题之间还应当体现前后联系、逐层深入、难度适中的原则,处于大部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其次,教师应当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除了按照探究题进行学习之外,还可以在小组之内提出自己认为的疑难之处,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发现、提出、剖析、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第三,教师应当强化思维点拨、引导作用。在学生学习环节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点拨与启发,帮助学生深入进行学习探究活动

四、当堂检测练习,提高信息反馈精度

检测反馈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应当留有一定的时间,及时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成效。教师可以自主设计一些练习题目,主要是当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与精华摘要,用5分钟左右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改为简要提问反馈的形式进行。通过当堂练习反馈的主要出发点是为了检验教学成效,进行教学反思,搞清楚学生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东西,教学目标完成率如何,哪些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通过教学反思活动,为下一步教学设计安排提供第一手准确信息,促进教学活动的改进,提高教学成效。

五、拓展教学空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要向课外适当延伸,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进行一些主题活动,如举行征文比赛、演讲活动等,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进行点评与点拨活动,引导活动深入进行,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进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增强素材积累。如一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真情实感,将学生带进本地区一个全国优秀基层巡警中队,听取警察同志作先进事迹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对这一先进群体的了解,积累了大量的生动素材。回到课堂后,教师适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见闻与感受,并归纳出这一集体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在经过教师的点拨指导之后,学生不但有了生动的素材,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强化了写作技巧,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性与层次都明显增强,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四明中学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