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化企业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时间:2022-06-23 11:41:04

浅谈强化企业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当先社会环境下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内的各个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实现长远发展;并阐述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包括建立并完善企业制度,整合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有效推进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 制度 体系

1 当前形势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企业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这个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保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模式,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使企业内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

2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企业管理是指利用规章制度等管理模式与方法统筹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物、财力等生产要素的行为,促进企业正常运营发展,实现盈利的手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无形的生产力,通过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不断地促进着企业的良性发展。

科学的企业管理可以使企业的运作效率大大增强,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能激励每名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科学的企业管理可以使企业财务清晰,资本结构合理,投融资恰当;科学的企业管理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的产品和服务,达到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社会多做实际贡献的目的。

3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企业的总会遇到一些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这就使得企业要不断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完善管理方法。目前世界企业中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搭建内部控制体系、树立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如图1所示。

3.1 制度建立与完善

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发展,首先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的各个要素与行为,从人管企过渡到制度管企,保证企业高效、有序运行。

企业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都需要由完善的制度支撑。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合理的制定制度。而后,还要结合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已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确保制度合理、有效的指导生产管理活动。

3.2 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整合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为实现经营方针和管理目标,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约束、调整、控制、规划和评价的一系列方法措施的总和。其管理内容要涵盖资产保护控制、报表编制控制等控制制度,还要重视人事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

内部控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必要措施,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低、监督不到位、信息反馈慢等。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必须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企业健康发展[1]。

现代企业都有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这三大管理体系。这三个体系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这三个体系都是单独运行的,使得企业各个工作流程繁冗、复杂,彼此交叉造成职责不清,给企业管理造成混乱,同时,重复的工作也给员工和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因此,三体系整合是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管理体系整合应该以过程优化为重点,对各管理体系和职责部门、体系中各要素、管理手册进行整合。遵循共性的同时,突出其个性,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才能不断提高三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2]。

3.3 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的,最初是美国为了挽救当时的经济危机,为了能够使美国的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实效性,使企业能够更加的有创造力。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管理中形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企业管理早已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上升到了文化管理的阶段。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一条企业运行规律:一年发展靠运气,三年发展靠管理,十年发展靠机制,百年发展靠文化。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发展,决定着企业未来。

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员工们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再辅以培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培育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员工人人参与在其中,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向上的合力,让员工在参与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以此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从而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3.4 强化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日本,随着日本企业精细化生产模式的推广,精细化管理开始被全世界企业所熟知与应用。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具体而言就是企业通过采取系统化、规则化、标准化的措施和手段,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高效率的运行过程[3]。

推行的精细化管理使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和现有资源的配置,大大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和执行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高效的发展前景。精细化管理是时展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3.5 推进信息化管理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精髓是信息集成。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把企业各个生产经营环节集成起来,包括物资采购、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等,共享信息和资源,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效益的目的。其特点在于操作简洁、信息共享、需求整合、操作安全。

增强企业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1)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财务部门可以及时得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每一次业务活动的信息,并进行实时核算,提高核算的速度,并且提高了核算的准确性。(2)采购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整个采购环节公开、透明。包括招投标、合同及协议的签订、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做到采购人员掌握的信息,监督和管理人员也能掌握,防止“暗箱操作”,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物资质量。(3)营销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平台建立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等信息纳入网络,对市场变化、客户反馈等信息进行及时监控、调度、响应和分析,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口碑,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4](4)基础管理信息化。通过网络办公、会议等方式,及时传递工作信息,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耗费的时间,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因此,一个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企业生产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分有效的利用信息化管理方法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促进企业发展,增强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苛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必将要求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模式,采用更加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使自身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不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加强企业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管理工作的转变,对企业来讲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徐文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7):17-19.

[2]罗国英,林修齐.质量管理体系教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李国强.精细化管理在提高经营管理效果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3(27):72―73.

[4]朱泊静.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26-29.

上一篇: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及地基处理 下一篇:药菜兼用野生白花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