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2-06-23 12:54:11

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策略探讨

摘要:文章介绍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现状,并提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就这些突出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平衡;顺差;对外贸易

国际收支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经济大国,其国际收支状况不但关系到本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而且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方向产生着深刻影响。就当前而言,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与全球经济的互动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如何在世界经济的浪潮中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中国国际收支情况的时代背景

从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至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中国同国际社会的经济与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这对于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二十年里,我们国家借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实现了经济的强劲、稳步增长。

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凭借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贸易加工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转变经济体制,发展民营经济,放宽贸易门槛,从税收、行政管理策略等多方面为对外贸易的更快发展提供了更便利条件,并借此逐步融入全球经贸体系。在此期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不断大幅攀升,在全球贸易份额中的占有比例明显快速提升,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更是在近年突破万亿大关,稳居世界第二大外资收纳国地位。

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突显,亟待解决。在中国外贸快速跃进的这二十年里,国际经济对于中国的对外贸易限制条件在不断提升,我国在发展外贸的过程中与部分经济大国之间的利率、政策等各方面的矛盾呈现上升趋势。另外,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群众劳动价值观的改变,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成本优势逐年下降,劳动力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由原材料价格上调引发的外汇激增问题也愈加明显。最后,随着“三元悖论”问题的白热化,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实现多层次宏观管理目标也成为我国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促进其平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在常规情况下,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表现为某个国家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继而引发这个国家难以确保其国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但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持续大额顺差。这种国际收支失衡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险和突出的经济矛盾,具体来说,它的成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首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要融入世界经济链条,就无疑需要接受国际分工。由于人口与环境上的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了大量外来投资和加工企业,大大地促进了国外资金向我国的转移,实现了大额资本项下顺差和贸易项下顺差;其次,我国现阶段的的经济特点也进一步促进了贸易顺差的出现。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工业,在需要大量外资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产能的大幅提升,过度的产能在国内市场无法彻底消化的情况下只能将销售出口指向国际市场;第三,和西方经济大国相比,许多中国居民,特别是乡镇居民,更倾向于将手头上的资金用于储蓄而并非投资与消费,在储蓄习惯盛行而投资、消费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国内的内需情况趋于保守,内需不足,产品与服务只能转向外销,也促进了大量国际资金的流入。

(二)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的发展趋势

从“十一五”期间的国际收支情况来看,我国的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外资投入仍然在不断增长,并且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成了世界排名第二的外资收纳国。从过去几年的情况以及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发展势头看,在短时期内,我国的贸易顺差情况不会发生太大改变,要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仍然有许多困难。为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国依然需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的变化形势,及时有效地对各类容易引发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尽快出台并贯彻落实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控制力度,提高对经济全局的驾驭能力和操作水平。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将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不是典型的逆差,而是较少见的大额顺差,但其危害性仍然不可小视。首先,在长期贸易顺差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态下,我国难以开展有效的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其中的诸多问题得不到良好的解决。此外,通过国际收支的视角,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当下的很多异常与不协调之处,比如上文所提及的国民财富过度储蓄化、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又会进一步恶化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从而造成一种不谐调的恶性循环;其次,持续贸易顺差也进一步影响我国执行货币政策的难度。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情况下,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性,在对银行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下,我国不得不投放数额巨大的人民币用以购买外汇,从而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显然这并非长久之计,而且会带来很大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同时,由于大量外汇储备的购进,我们国家还不得不面对外汇资产的经营问题。比如说,由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公正性不足,我国有时必须要为其他国家的经济衰退承担一定的分担责任,这无疑又加重了国内经济的负担;最后,长期的贸易顺差也大大地影响了我国在世界经济平衡中可发挥的作用。从过去历年来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不难发现,世界经济的收支失衡是暂时性的,各顺差、逆差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促进本国国际收支的再平衡。从我们国家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一个国际收支不平衡比较严重的国家,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得我们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道路上饱受关注与压力,甚至受到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不公正的经济条件制约。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道路上,我们国家任重而道远。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策略探讨

(一)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战略思考

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工作,必须要有清晰的思维、明确的目标和积极应对的策略,深入地进行关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战略思考。其关键点如下。

首先要树立大国意识。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情况来看,中国已经成为能够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为此,我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建立自身的大国形象,提高世界经济的参与度、扩大话语权,既要担当得起身为经济大国的国际责任,也要享受到相应的权利;其次要增强主动意识。当下,国际经济局势瞬息万变,在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处于长期顺差的国际收支失衡的不利状态下,我们必须要主动出击、采取行动,积极对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对外贸易策略,顺势而为,主动进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最终获取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最后还要建立起人才意识,和其他一切事业一样,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同样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与参与,要扭转我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情况,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人才培养计划。为此,要不断地去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去主动培养对外贸易人才,为他们争取和提供参与国际经济工作和对外合作的机会,提高他们以全球视角开展经济活动,学会灵活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实现内外均衡发展,克服在贸易上的“重出轻进”的倾向和投资上的“重引进轻走出去”的倾向,在世界经贸舞台通过国际化的视野去审视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为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出贡献。

(二)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控制经济发展增长速度,保证国内经济的质量与稳定性。鼓励国民消费,大力拉动内需,调整消费、投资及外贸进出口三者的关系,尽量弱化对对外贸易的依赖,从整体大环境上改善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在扩大内需的问题上,除了要营造倡导消费的氛围,更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内需不足的根本问题。具体来说,应当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对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从政策上调控贫富差距,减少国内居民的后顾之忧,让居民能够放心消费,无忧消费。此外,还要严格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从各个方面带动内需的快速发展。最后,要在政策上调控进出口结构,进一步降压进口关税,优化对外产品的引进流程,通过加大进口的方式减轻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压力。

(三)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必须积极主动而循序渐进地加强我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能力,构建一个合理而完善的汇率形成机制;其次,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强化市场对利率的调控能力,打造一个良性地、有利于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能为它们提供有效服务的金融市场,进一步促进国民良性消费与投资习惯的养成;第三,坚持并深化要素价格改革。转变记税方式,提高要素价格,抑制由要素价格过低而引起的出口冲动;第四,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设定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坚决克服过去那种任务型的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指标考核体制,减少政府推动型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基础,增加对企业“走出去产”的考核,实现内外均衡的考核机制。

(四)强化我国的国际协调能力

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国家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接洽与协调,努力推动和深化各种国家层面的经济合作。在推动经济合作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积极化解多边关系中的矛盾与摩擦,尽量促进各方利益均衡,实现共赢。同时要进一步建立起大国形象,注重与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并尽量保护他们的利益,主动承担起作为世界经济一份子而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共同推进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实现多边共赢。

积极地参与全球性经济组织的各项经济事务,特别是要主动参与到国际性的对外经济条例的制定,弱化其中不利于我国对外经贸活动发展因素影响,要敢于向世界性的经济组织表达自己的意见,尽可能减少我们国家在参与国际性经济事务中可能出现的不便。

(五)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已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达将近二十年之久。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目前的国际收支状况看,要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为此,我们国家应当有秩序、有计划地去先后开放长短期资本的流动;逐渐、分别弱化对金融机构以及居民等涉汇主体在外汇管理方面的力度,大力倡导“藏汇于民”,并提供更多政策方便。要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同时深入挖掘并拓宽我国资本向外流出的方法与渠道,支持企业更快“走出去”,在更深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为人民币最终国际化而努力;加强对外来资金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无贸易背景和无投资背景资金的流出流入,从机制建立入手,促进境内外资金合理有秩序地双向流动,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文献:

1.孙宇.后危机时代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10(4).

2.王子先,张晓静.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金融,2007(19).

3.徐卫刚,荆琴.适应形势完善立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外汇管理条例》修订情况[J].中国法律(中英文版),2008(6).

4.孙晓莹.浅谈积极促进地方国际收支平衡的途径[J].甘肃金融,2008(2).

5.胡晓炼.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涉外经济金融安全[J].中国外汇,2008(21).

6.郭树清.促进内外经济均衡,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与国际收支平衡[J].中国外汇,2007(1).

7.缪斌,梁中,魏久平,许芯.进一步树立合规经营意识,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江苏省外汇指定银行检查情况综述[J].金融纵横,2007(1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基层商业银行账户管理工作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学生评价辅导员绩效的模型构建及验证性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