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学好初中生物

时间:2022-06-22 09:33:22

浅谈怎样学好初中生物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早在20世纪许多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发展领先的世纪。人类基因图谱草图的公布,标志着人类对自身奥秘的探索进一步深入,目前为人们所恐惧的艾滋病、癌症等疑难疾病将有可能被人类攻破,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将使人类生活更加健康!作为21世纪的热门学科,它的发展已经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使同学们学好这门功课。作为教师,既要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大多数是从喜欢开始的。那么,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这门功课呢?

一、学会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没有提出问题,就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物新教材给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生物学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只要仔细思考,就能提出问题。比如,炒蔬菜时,锅里的水分为什么会增多?春天播种,为什么要用地膜覆盖?皂荚、莲的种子,为什么要用温水浸泡后播种?父母的耳朵都有耳垂,为什么我的没有?我们的头发都是黑色的,为什么我的同桌却满头白发?为什么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提出这些问题时,同学们要和书本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想到,炒蔬菜,锅里的水分增加,是因为加盐后浓度增加,细胞失水的缘故;春天播种用地膜覆盖,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温度;皂荚、莲的种子用温水浸泡,是为了使种皮变软,利于透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我没有耳垂,是因为父母身体里控制耳垂的基因型都是杂合体,他们把各自的隐形基因都传给了我的缘故;我的同桌满头白发,是因为他(她)得了遗传病―白化病;多吃碘盐,能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甲状腺在合成甲状腺素时需要碘。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物学时,能够提出问题,并且能用书本知识解释这些问题,就会从中得到乐趣。

二、保持好的学习状态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开学第一节课开始,就要进入学习的状态。那怎样才算进入学习状态呢?在课堂上,不但要认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手去记,你复习时就更能抓住重点,特别是到期中、期末复习时用处就更大了,将使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这时候你就会觉得书越念越薄。课外如晚自修,作业做完了,有的同学就觉得无事可做。难道真的无事可做吗?其实你这时候可以拿起当天学过的章节知识,根据笔记复习一遍,时间允许的话,假如明天还有课,就可以把新课预习一遍,上起课来,你就会觉得轻松了许多,课堂上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那些我们预习完还不懂的内容。大家都有一本《伴你学生物》的练习册,不要等教师布置,当天上到哪一课,就主动自觉地去完成。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失掉一环,就可能使你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大打折扣。所以,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将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学会探究

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生物学新教材里,探究活动很多,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找一些易于探究的活动进行。然后,循序渐进,向更深层次探究。在学习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可作如下探究。在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玉米种子分别种在三个盛有土壤的小盆中,然后放在不同的温度下观察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经过探究,同学们可以找到最适合玉米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有了这样的探究经验,就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探究活动了。比如:探究蚂蚁的取食;探究人体运动对心跳的影响等等。通过探究、讨论分析、记录等得出实验结果,不但使同学们增进了了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团结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使同学们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四、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生物科学在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口增长等问题时,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因此,生物科学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比如,用蚯蚓来处理工业废渣,不但节约了资金,而且变废为宝;在农业上采用以虫治虫的方法,不但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也减轻了环境污染;用农家肥种庄稼、蔬菜,不但降低了农民的投入,而且这些无公害的粮食、蔬菜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牲畜都无害。面对土地的沙漠化,耕种土地的日益减少,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像我们中国,有十多亿人口,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的矛盾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不愧于祖国和时代。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例如有位中学生学习了嫁接的原理后,课下不断实践,很快提高了技术,一个秋天就与家长一起嫁接了近万枝桃、梨苗,为当地的庭院种植业作出了贡献。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总之,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必须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会善思,学会探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中学,在“动”中学。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到这些,学好生物学就容易了。只要做好以上几点,肯定都可以学好《生物学》。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县第五中学

上一篇:浅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