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

时间:2022-06-22 04:49:19

谈初中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

【摘 要】“初中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界定为:是一种立足于学段,服从于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不同阶段思维能力及接受能力的不同,注重阶段性及层次,找到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典型例题,诱发学生热情、给予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赋予学生创新能力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将知识、生活、角色、高度融合后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初中数学 阶段性数学 思维典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77

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的引导下,按照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核心概念“初中生思维训练”理念指导下,依照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特点,结合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创新性地从“阶段性”这一新视点、新切入点出发,力图完善“数学思维教学”牵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贯彻《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精神,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依据教材,从典型例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探讨例题的过程中,发现例题精彩出众的一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想在初中数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阶段精准而又恰到好处地选取合适的典例,首先就要明确数学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因为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和立体思维,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并最终将这种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典例分析教学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典例分析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进行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要具有启发性

引入典例的首要意义是立足于学段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引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充满兴趣地去学习。在选取启发性的典例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教学目标等因素,充分保证启发性典例的教学效果。在主题的难易程度上,典例要控制在学生的思考能力范围之内,不要太简单,也不要太难,要使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满足感得到激发,从而发挥出初中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的最大作用。

二、进行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要具有代表性

典例本身就是很多例题当中的一种典型,它在诸多同类问题中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初中数学教材中,一般都会有一些典例,这些例题大都是一些比较典型并且具有代表意义的。但教材中的典例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教材例题之外,还要悉心挑选出另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典例。这些,一方面避免了教师讲题量大却收效不高的弊端,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由一个题目的解法可以联系到其他相关题目的解法,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进行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要具有变通性

典例的变通性就是将一个题目进行多种形式的题式变形。在例题教学的具体应用就是要善于对典例进行挖掘、引申、演变和推广。而变通的方式主要有:已知条件不变,继而挖掘结论;已知转为未知,未知转为已知;增加或减少变通典例当中的条件和结论;针对“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情况,总结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出典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能直观地显示出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将典例用活,将知识讲活。

四、进行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要具有规律性

典例教学切忌局限于形式,应尽量避免那种“因题论题”的情况,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上的多,而淡化了对典例本质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面,更要看到问题的本质。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法和一种学习的思想比单纯地教会题目本身的解答要重要得多,这其中就涉及到例题的规律性问题,通过观察、类比、分析、总结等手段来揭示问题的规律,能达到以点带面、由具体到整体、由一般到普遍的目的。过去的那种“题海战术”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无法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素质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还应该包括思想、思维和能力方面的。

总之,在初中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中,典例教学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身处教学一线的初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想的引导。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固有教学模式,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例题选取对于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典例分析中应当充分考虑具体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从启发性、代表性、变通性、规律性等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我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阶段性数学思维典例分析教学,就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就能给学生引来思维的清泉,让他们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润,拥有学习的活力,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数学学习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如同花离不开阳光,人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使数学之花成为学生生存的必须,发展的必要,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潜能,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法》(作者丁丰朝)

[2]《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陈大伟著)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主编刘孙晓天)

上一篇: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自信心教育 下一篇:汽车维护“标准岗”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