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优势种群调查

时间:2022-08-17 03:05:15

泰安新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优势种群调查

摘 要:采用随机取样方法对泰安宽行密植模式下新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优势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有杂草22种,隶属于12个科,21个属。其中以菊科杂草种类最多,为5种,占总杂草种类的22.72%。十字花科和禾本科次之,各3种,分别占13.64%。通过比较田间均度和密度发现,禾本科杂草均居第一位。马唐、狗尾草、藜、小蓟、小旋花5种杂草为苹果园杂草优势种群,尤其是马唐,田间均度达71.90%,密度达27.44株・m-2,远高于其他杂草种类。对果园杂草进行了栽培学分类发现,22种杂草中,无害杂草8种,轻度危害杂草7种,重度危害杂草7种。

关键词:杂草;苹果园;宽行密植;种类;优势种群

中图分类号:S451.0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19

Abstract: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weed species and dominant population used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 newly planted apple orchards with wide-row close planting mode in Tai'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2 species in the apple orchards, and they belonged to 12 families, 21 genera. Asteraceae species was more than others and it was a total of 5 species, accounting for 22.72%. Brassicaceae and Gramineae species took the second place and they were a total of 3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3.64%,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the equal and density degree was found that Gramineae species occupied first place, and D. sanguinalis (L.) Scop., S. viridis (L.) Beauv., C. album L., C. setosum (Willd.) MB. and C. hederacea Wall. were the dominant population in newly planted apple orchards, and the D. sanguinalis (L.) Scop. was more than other species, the equal and density degree was 71.90% and 27.44 plants・m-2. We classified the 22 kinds of weeds according to the harm degree to fruit trees, and found that the harmless weeds were 8, lightly harmful weeds were 7, and the seriously harmful weeds were 7.

Key words: weed; apple orchard; wide-row close planting; species; dominant population

苹果(Malus pumila)在世界范围内的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产量高,供应鲜果时间长,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果树之一。目前,我国苹果的栽培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1]。随着国家粮食作物连年丰收和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进,流转土地多栽植果树和蔬菜以提高经济效益。山东地区作为全国苹果重要产区之一,产量和面积均居第二位[2]。栽培模式也由传统的乔砧密植模式向矮化砧宽行密植模式过渡。据调查,苹果园中常有大量杂草发生,尤其在宽行密植幼年果园中,由于株行距比较大,地面比较多,生态环境稳定,果园中杂草的种类很多,生长量巨大,更容易发生杂草危害[3-5]。草害已经成为影响果树正常生长及果品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6]。当前,果园主要采取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等方式控制草害,该方式存在费时费力,且易破坏果树浅层根系和果园生态环境等缺点[7-8],为此果园地面管理正在向人工植草或自然生草等免耕管理制度发展。自然生草是指在果园管理中,保留行间自然生一至两年生杂草,控制或铲除不符合生草条件的恶性杂草,选择适合本地果园的优良草种,因地制宜,达到固土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丰富果园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实现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的果树害虫综合可持续治理的果园管理模式[9-10]。自然生草适宜我国大面积推广,是果园省力化和简化管理的措施之一。

由于气候、土壤因子的差异,杂草种类及发生状况在不同区域、不同园地类型有较大差别[11]。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丘陵地区,其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在山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于2015年选择地处泰莱平原的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新建两年的苹果园进行年度跟踪调查。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去除苹果园杂草,并为自然生草法草种的选择提供技术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位于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圣元官庄村,宽行密植模式苹果园建园时间为2013年4月,栽种面积约为0.35 hm2。该果园为黏壤土,地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苹果品种为富士,株行距1 m×4 m,果园行间于2014年11月下旬用旋耕机进行翻土。

1.2 调查时间及方法

试验于2015年春季杂草萌发期(4月16日)开始调查。每间隔7 d调查1次,记录杂草发生种类及数量。取样采用随机取样法,以面积为0.5 m2铁环做调查工具,沿果树行间随机抛掷6次,共调查6行,每行长度在60 m左右。待田间杂草平均盖度达到99%以上时,停止调查。

1.3 数据处理

以调查数据计算田间均度和田间密度[计算公式如(1)(2)],并以此参数确定杂草优势种群。文中图表及数据分析均在Excel 2013中完成。

田间均度=×100%(1)

田间密度(株・m-2)= (2)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建苹果园杂草组成

通过调查发现(表1),泰安市新建苹果幼树园共有杂草22种,隶属于12个科,21个属。其中菊科5种,占总种类的22.72%。十字花科和禾本科杂草各3种,分别占13.64%。藜科和锦葵科各2种,分别占9.09%。旋花科等7科各1种,分别占4.55%。一年生杂草13种,占59.09%,一、二年生杂草1种,占4.55%,二年或多年生杂草8种,占36.36%。

2.2 新建苹果园杂草田间均度及发生动态

田间均度能够定量描述植物在田间分布的均匀程度。通过比较新建苹果园杂草田间均度(图1)发现,田间均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是:马唐>狗尾草>藜>小蓟>草>小旋花>苘麻>苋菜>半夏>马齿苋>荠菜>中华小苦荬>苏丹草>泥胡菜=播娘蒿=铁苋菜=米蒿>苣荬菜=风花菜=香铃草=具芒碎米莎草>细叶藜。其中,马唐田间均度最高,达71.90%;其次是狗尾草,为41.18%。按照上述排序,苘麻及后面各杂草田间均度均小于5%,泥胡菜以后的杂草均小于1%。按科属而言,田间均度由高至低顺序为禾本科>藜科>菊科>桑科>旋花科>锦葵科>苋科>天南星科>十字花科>马齿苋科>大戟科>莎草科。比较田间均度大于5%的7种杂草动态变化可知(图2),马唐在4月23日至4月30日田间均度由0迅速增大到88.89%,并于5月21日后达到100%,狗尾草与马唐发生期相似,于4月23日始有发生,于5月14日达到最大,以后有所减少,但均稳定在40%~60%之间。藜发生期较早,于4月16日时已达到33.33%,且于5月7日达到最大,为52.78%,以后逐渐减少,5月28日后田间均度在10%~20%之间。小蓟、草、小旋花和苘麻4种杂草均在20%左右波动,发生期内田间均度变化较小。

2.3 新建苹果园杂草田间密度及发生动态

田间密度反映了植物在田间生长的密集程度。通过比较新建苹果园杂草田间密度(图3)发现,田间密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是:马唐>狗尾草>小蓟>藜>小旋花>苋菜>草>苘麻>苏丹草>半夏>中华小苦荬>播娘蒿=马齿苋>荠菜>米蒿=泥胡菜=铁苋菜>苣荬菜=风花菜=香铃草=具芒碎米莎草>细叶藜。其中马唐田间密度最高,达27.44株・m-2;其次为狗尾草,为4.70株・m-2。苋菜以下各杂草田间密度均小于0.50株・m-2。按照科属而言,田间密度由高至低顺序为禾本科>菊科>藜科>旋花科>苋科>桑科>锦葵科>十字花科>天南星科>马齿苋科>大戟科>莎草科。比较田间密度大于0.50株・m-2的5种杂草动态变化可知(图4),马唐在4月23日至4月30日由0株・m-2增至20.33株・m-2,并于5月21日达到最大值91.00株・m-2,以后逐渐减少,但均稳定在30株・m-2左右。狗尾草于4月23日始见发生,在5月7日至5月21日田间密度在10~15株・m-2之间,5月28日后,田间密度维持在1~2株・m-2之间。小蓟、藜和小旋花3种杂草调查期间均在0~3.00株・m-2之间波动,田间密度变化较小。

3 结论与讨论

杂草田间分布状况是杂草在人工和自然双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环境中杂草的分布数据包含了它们对环境适应和种内种间竞争的信息[12]。笔者通过调查泰安新建苹果园一定时期内的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发现该地区以菊科杂草种类最多,十字花科和禾本科次之。这与郑建强等[13]和张军芳等[14]分别于2001年在烟台和济南地区的果园杂草调查结果具有相似性。通过比较杂草田间均度和田间密度可知,禾本科杂草是泰安地区新建苹果园优势种群,其中马唐和狗尾草为优势种。比较该2种杂草发生动态可知,马唐和狗尾草均于4月下旬开始发生,并在5月中下旬田间均度和密度达到最大,其后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调查中发现,6月下旬后,以马唐和狗尾草为绝对优势种群的杂草田间平均盖度达到99%以上。因此,在制订治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理措施的作用。

马丰蕾等[15]基于果园杂草保护和果园草害的有效防控原则,对果园杂草进行了栽培学意义上的分类,将我国常见的300种果园杂草分为无害杂草、轻度危害杂草和重度危害杂草三类,并提出了控制草害与杂草保护相结合的果园“杂草管理”观念。王华[16]根据草种的选育原则,将草种分为良性草、恶性草、可留可不留草三类。按照其分类原则将泰安地区22种杂草进行分类,其中无害杂草为荠菜、马齿苋、铁苋菜、小蓟、中华小苦荬、小旋花、香铃草、半夏8种;轻度危害杂草为马唐、狗尾草、具芒碎米莎草、苣荬菜、泥胡菜、风花菜、苋菜7种;重度危害杂草为苏丹草、草、藜、细叶藜、播娘蒿、苘麻、米蒿7种。

果园生草技术因其在保持果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备受现代果园管理模式推崇,如何在果园的生产管理中既抑制杂草危害,又最大限度地保护杂草,对杂草进行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地管理(如人工、化学、机械控草等),发挥杂草的正面效应,达到“以草养地,以草护虫(害虫天敌),以虫抑虫(害虫)”的果园综合防控目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学森,韩明玉,苏桂林,等.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意见[J].果树学报,2010,27(4):598-604.

[2]王金政,薛晓敏.山东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1):125-128.

[3]于惠兰,陆秋华.果园杂草及土壤封闭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1987(11):29-30.

[4]潘军茂.果园杂草种类及防除措施[J].西北园艺:果树,2012(4):36-37.

[5]赵彦杰.北方果园常见杂草种类及其防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15-1916.

[6]郭怡卿,赵国晶,李向东,等.云南果园杂草的危害与防除策略[J].云南农业科技,1994(4):7-9.

[7]卢培.保定域苹果园杂草种类、特性及生态习性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4.

[8]程亚樵,王汉民,孙元峰,等.矮化密植苹果园人工生草覆草与效益评估[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255-258.

[9]邢艳红,李金枝,胡艳红.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5,6(6):32.

[10]高小叶,张兴兴,朱建国,等.生草栽培对果园面源污染的控制:三种牧草的比较研究[J].草业学报,2015,24(2):49-54.

[11]罗旭辉,詹杰,王义祥,等.侵蚀果园长期植草的生态效益分析[J].草地学报,2011,19(5):729-734.

[12]赵森霖.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8.

[13]郑建强,邱玉芹,毛学明,等.烟台市果园杂草的种类调查[J].杂草科学,2001(1):13-15, 22.

[14]张军芳,冉永正,李秀深,等.济南地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优势种群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01,17(3):74-76.

[15]马丰蕾,贾克功.果园杂草的栽培学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134-138.

[16]王华.果园自然生草的种类与选留原则[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2(2):31.

上一篇:不同血糖目标控制对肝胆胰术后高血糖重症患者... 下一篇:职业院校学生一日常规自测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