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时间:2022-06-22 11:43:02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摘 要: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古代的传习性教育,它面向过去;近代的选择性教育,基本倾向是注重眼下和当前的需要;现代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基本目的。创新教育就是要帮助人形成和启动积极意识与精神,帮助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开发自我、创造性地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这是教育功能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的本质功能之所在。

关键词:学科教学;创新教育;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是高效率高境界的教育,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理想的教育。同志曾多次提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现行小学教材有好多内容适合开展创新教育(只要我们深入挖掘,潜心设计)。如,小学语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文,介绍了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思考,反复试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从而在欧洲掀起了一场物理学新的革命。而在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做真理。年仅25岁的伽利略竟敢向著名的哲学家挑战,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难怪实验的当场,有很多人在嘲笑、责备伽利略。教学这篇课文,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朗读、讨论、问答演示等,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补充伽利略创造的“自由落体运动”理论(不必讲深),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可设计如下问题教学:

1.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

2.在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真理,谁要是怀疑就会受到责备的情况下,伽利略为什么敢于挑战?你敢吗?

3.我们应该学习伽利略什么?

4.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发明创造不只是科学家的事,需要人人参与,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搞一项小发明,试试看,你肯定能成功。

5.课外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其他学科都有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比如,劳动课的手工制作;数学课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要以“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为中心;要尊重学生、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一切为学生的完善和进步服务。这一点也正体现了教师的童心和慈爱。要充分运用教材,挖掘学生头脑中的巨大能量,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不断开展创造性想象,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科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讨论法”“阅读思考法”“演说法”“猜谜练习法”等等。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就是要把这些方法恰到好处地纳入到教学之中,融汇到教材、学生头脑中去,实现“学”与“教”的最佳结合,以便探寻出一条完美的创新教育的途径,达到高效率、高境界的理想教育。

参考文献:

石敏.新课改:我们为思维而教.时代教育,2011(07).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双龙小学)

上一篇: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走进大凉山感受创造的魅力